據寧夏回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統計,截至2018年底,全區累計74家涉危廢企業258個點位全部完成在線視頻監控系統建設并實現聯網。這標志著寧夏已經初步建立起危險廢物24小時動態監控體系。基本實現全區危險廢物重點源在線監控聯網全覆蓋。
為防治危險廢物污染環境, 2011年寧夏就制定出臺了《自治區危險廢物管理辦法》,明確對危險廢物實行分類管理、集中處置原則,實現危險廢物的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
近年來,隨著監管力度的不斷加大,寧夏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水平得到明顯提升。按照規定,寧夏鼓勵社會力量投資建設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開展危險廢物回收利用和無害化處置。社會力量投資建設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必須符合國家和自治區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建設規劃。危險廢物集中貯存、處置場所和設施,應當遠離居民區、學校、醫院、機關和廠礦企業以及重要水源地、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等需要特別保護的區域,其場所的邊界應當用墻體或者其他安全遮蔽物封閉,并在進出口設置明顯的危險廢物識別標志和文字說明。
此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關閉、停用或者拆除危險廢物集中處置場所、設施。確需關閉、停用或者拆除的,應當提前申報,得到同意、批準后才能實施。生態環境部門要對關閉、停用或者拆除的危險廢物處置設施、場所的環境質量進行安全檢測和評估。
同時,寧夏回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每年都會公布一批涉危企業名單,包括企業的名稱、屬地生態環境監管部門等基本信息,作為重點監管的涉危企業,供社會監督。今年,寧夏共確定了114家重點涉危監管企業,并全部納入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考核工作范圍。
隨著工業的發展,工業生產過程排放的危險廢物日益增多,危險廢物破壞生態環境、危害人類健康、制約可持續發展,所以對危險廢物的處理方法一定要慎之又慎,這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隨著制度的愈加完善,相信危險廢物的處理方法會越來越多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