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工業主管部門,各工業園區管委會:
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共銀川市委辦公廳 銀川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工業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的政策意見》(銀黨辦〔2018〕60號),根據市委、市政府領導指示,市工信局會同科技局、財政局制定了《<中共銀川市委辦公廳 銀川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工業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的政策意見>政策指南》(以下簡稱《政策指南》)。現將《政策指南》印發你們,
請認真貫徹執行并做好宣傳工作,廣泛告知相關企業。
附件:《中共銀川市委辦公廳 銀川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工業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的政策意見》政策指南
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銀川市科技局 銀川市財政局
2018年8月27日
(此件公開發布)
附件:
《中共銀川市委辦公廳 銀川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工業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的政策意見》政策指南
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共銀川市委辦公廳 銀川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工業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的政策意見》(銀黨辦〔2018〕60號),促使企業深入了解相關內容,更好享受政策優惠,切實保障政策落地見效,特制定本政策指南。
1.支持企業提高技改投入。對實施技術改造項目,凡年度設備到位投資額在500萬元(含)以上的,給予年度設備總投資額10%獎勵,最高不超過300萬元。
政策名稱:支持企業提高技改投入
申報主體:工業企業
支持領域:重點支持工業企業技術改造項目裝備提升
基本條件:⑴申報的項目要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自治區、銀川市發展規劃和結構調整方向;⑵項目須取得核準、備案、審批手續;⑶申報項目必須是已開工的項目;⑷申報企業必須具備健全、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企業生產經營、會計信用、納稅信用和銀行信用良好,履行社會責任評估情況較好。
申報流程: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布公告(以征集文件為準)——各縣(市)區、園區(6+3主體)工業主管部門征集項目(15天)——各6+3主體工業主管部門完成初審并報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15天)——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復審并征集各有關部門意見(30天)——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上報市委、市政府——市委、市政府下發獎勵文件——銀川市財政局、工信局根據獎勵文件兌現獎勵資金
申報材料:項目核準、備案、節能、土地、規劃、環評等相關手續、申報表,提供項目固定資產投資、設備投資證明材料等;提供具有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營業執照,要求企業提供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http://www.gsxt.gov.cn /index.html)出具的企業信用報告。
支持方式:直接給予獎勵資金
支持額度:凡年度設備到位投資額在500萬元(含)以上的,技術改造項目中年度設備總投資額10%獎勵,最高不超過300萬元
主管部門: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承辦處室:產業發展處
聯系電話:6888662
監督機構: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監察室
監督電話:6888673
2.支持企業技改對標達標。力爭3年內完成規上工業行業對標升級,對自治區認定達到國內行業標桿企業水平的,按照自治區獎勵資金的50%配套獎勵。
政策名稱:支持企業技改對標達標
申報主體:工業企業
支持領域:重點支持工業企業技改對標達標
基本條件:申報企業必須具備健全、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企業生產經營、會計信用、納稅信用和銀行信用良好,履行社會責任評估情況較好。
申報流程: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布公告(以征集文件為準)——各縣(市)區、園區(6+3主體)工業主管部門征集項目(15天)——各6+3主體工業主管部門完成初審并報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15天)——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復審并征集各有關部門意見(30天)——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上報市委、市政府——市委、市政府下發獎勵文件——銀川市財政局、工信局根據獎勵文件兌現獎勵資金
申報材料:自治區認定達到國內行業標桿企業水平的批復文件及獎勵文件等;提供具有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營業執照,要求企業提供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http://www.gsxt.gov. cn/index.html)出具的企業信用報告。
支持方式:直接給予獎勵資金
支持額度:按照自治區獎勵資金的50%配套獎勵
主管部門: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承辦處室:產業發展處
聯系電話:6888662
監督機構: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監察室
監督電話:6888673
3.支持企業節能環保技改。企業應用先進節能環保技術、工藝、設備、裝置、材料以及方法等實現節能量達到500噸標準煤以上的,按每噸標準煤200元的標準給予扶持,最高不超過100萬元。
政策名稱:支持企業節能環保技改
申報主體:工業企業
支持領域:重點支持高載能行業的技術改造項目
基本條件:⑴項目核準、備案、環評、能評等手續齊全;⑵項目在當年度建設完成并正常運行;⑶項目改造前后形成節能量能夠定量化測算且達到500噸標準煤以上;⑷申報企業必須具備健全、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能源消費統計制度,企業生產經營、會計信用、納稅信用和銀行信用良好,履行社會責任評估情況較好。
申報流程: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布公告(以征集文件為準)——各縣(市)區、園區(6+3主體)工業主管部門征集項目(15天)——各6+3主體工業主管部門完成初審并報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15天)——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復審并征集各有關部門意見(30天)——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上報市委、市政府——市委、市政府下發獎勵文件——銀川市財政局、工信局根據獎勵文件兌現獎勵資金
申報材料:提供項目核準、備案、環評、節能審查等相關手續、申報表,提供項目節能量證明材料及核算依據等;提供具有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營業執照,要求企業提供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http://www.gsxt.gov.cn /index.html)出具的企業信用報告。
支持方式:直接給予獎勵資金
支持額度:每噸標準煤節能量獎勵200元,最高不超過100萬元
主管部門: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承辦處室:節能監察中心
聯系電話:6888684
監督機構: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監察室
監督電話:6888673
4.支持企業安全生產投入。對企業新取得安全生產標準化三級達標的一次性獎勵3萬元、新取得安全生產標準化二級達標的一次性獎勵20萬元、新取得安全生產標準化一級達標的一次性獎勵50萬元。
政策名稱:支持企業安全生產投入。
申報主體:工業企業
支持領域:重點支持工業企業安全生產技改
基本條件:⑴申報的項目要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自治區、銀川市發展規劃和結構調整方向;⑵項目須取得核準、備案、審批手續;⑶申報項目必須是正常生產的工業企業;⑷申報企業必須具備健全、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企業生產經營、會計信用、納稅信用和銀行信用良好,履行社會責任評估情況較好。
申報流程: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布公告(以征集文件為準)——各縣(市)區、園區(6+3主體)工業主管部門征集項目(15天)——各6+3主體工業主管部門完成初審并報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15天)——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復審并征集各有關部門意見(30天)——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上報市委、市政府——市委、市政府下發獎勵文件——銀川市財政局、工信局根據獎勵文件兌現獎勵資金
申報材料:新取得銀川市安全生產標準化三級達標的通報或公告等證明材料、新取得自治區安全生產標準化二級達標的通報或公告等證明材料、新取得自治區安全生產標準化一級達標的文件或公告等證明材料;提供具有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營業執照,要求企業提供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http://www.gsxt.gov.cn /index.html)出具的企業信用報告。
支持方式:直接給予獎勵資金
支持額度:新取得安全生產標準化三級達標的一次性獎勵3萬元、新取得安全生產標準化二級達標的一次性獎勵20萬元、新取得安全生產標準化一級達標的一次性獎勵50萬元。
主管部門: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承辦處室:產業發展處
聯系電話:6888662
監督機構: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監察室
監督電話:6888673
5.支持企業產品創新。對企業通過自主創新研發的新產品,被認定為國家級新產品且當年實現銷售收入1000萬元以上的一次性獎勵50萬元,被認定為自治區級新產品且當年實現銷售收入1000萬元以上的一次性獎勵30萬元。
政策名稱:支持企業產品創新
申報主體:工業企業
支持領域:企業自主研發的新產品提高企業競爭力
基本條件:申報企業必須具備健全、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企業生產經營、會計信用、納稅信用和銀行信用良好,履行社會責任評估情況較好。
申報流程: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布公告(以征集文件為準)——各縣(市)區、園區(6+3主體)工業主管部門征集項目(15天)——各6+3主體工業主管部門完成初審并報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15天)——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復審并征集各有關部門意見(30天)——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上報市委、市政府——市委、市政府下發獎勵文件——銀川市財政局、工信局根據獎勵文件兌現獎勵資金
申報材料:國家和自治區相關部門審核認定的批復文件或頒發的證書;認定當年該產品的銷售合同原件和復印件及銷售發票復印件;提供具有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營業執照,要求企業提供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http://www.gsxt.gov.cn /index.html)出具的企業信用報告。
支持方式:直接給予獎勵資金
支持額度:被認定為國家級新產品且當年實現銷售收入1000萬元以上的一次性獎勵50萬元,被認定為自治區級新產品且當年實現銷售收入1000萬元以上的一次性獎勵30萬元。
主管部門: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承辦處室:產業發展處
聯系電話:6888331
監督機構: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監察室
監督電話:6888673
6.支持企業提高創新能力。
(1)對新認定的自治區級制造業創新中心給予一次性獎勵30萬元;對新認定自治區級企業技術中心給予一次性獎勵30萬元,升級為國家級的再獎勵50萬元。
政策名稱:支持企業提高創新能力
申報主體:工業企業
支持領域:企業自主和聯合研發創新平臺提高企業創新能力
基本條件:申報企業必須具備健全、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企業生產經營、會計信用、納稅信用和銀行信用良好,履行社會責任評估情況較好。
申報流程: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布公告(以征集文件為準)——各縣(市)區、園區(6+3主體)工業主管部門征集項目(15天)——各6+3主體工業主管部門完成初審并報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15天)——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復審并征集各有關部門意見(30天)——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上報市委、市政府——市委、市政府下發獎勵文件——銀川市財政局、工信局根據獎勵文件兌現獎勵資金
申報材料:國家和自治區相關部門審核認定的批復文件;提供具有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營業執照,要求企業提供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http://www.gsxt.gov.cn /index.html)出具的企業信用報告。
支持方式:直接給予獎勵資金
支持額度:對新認定的自治區級制造業創新中心給予一次性獎勵30萬元;對新認定自治區級企業技術中心給予一次性獎勵30萬元,升級為國家級的再獎勵50萬元。
主管部門: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承辦處室:產業發展處
聯系電話:6888331
監督機構: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監察室
監督電話:6888673
(2)開展市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技術創新中心等科技研發平臺認定工作,對獲得認定的,每年給予運行經費投入10%,最高不超過30萬元補助。
政策名稱:支持企業提高創新能力
申報主體:在銀川市域內注冊的工業企業
支持領域:研究圍繞銀川市“十大產業”領域,符合銀川市經濟社會與科技中長期發展的戰略需要,屬于優先發展的學術領域,并具有明確且可行的發展思路與戰略
基本條件:①重點實驗室應具備一定規模的研究實驗場所和儀器設備等設施條件,擁有科研水平突出、實踐經驗豐富的學術帶頭人和科研人才隊伍;②技術創新中心應具備技術試驗條件和基礎設施,有明確的管理章程和組織結構,具有技術水平高、實踐經驗豐富、承擔過國家、自治區級、市級重大項目技術帶頭人
申報流程:銀川市科學技術局發布公告(以征集文件為準)——申報單位自行登錄“銀科創”平臺(http://www.ykc.gov.cn)注冊帳號并填寫申報書——各縣(市)區、園區完成初審并推薦至銀川市科技局——銀川市科學技術局復審并征集各有關部門意見——公示——下發獎勵文件——銀川市財政局、科技局根據獎勵文件兌現獎勵資金
申報材料:具有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營業執照;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http://www.gsxt.gov.cn /index.html)出具的企業信用報告;《銀川市科技創新基地資助申報表》;科研人才隊伍證明材料;科研成果清單;其他附件材料
支持方式:直接給予運營經費補助
支持額度:每年給予運行經費投入10%,最高不超過30萬元補助
主管部門:銀川市科學技術局
承辦處室:綜合處
聯系電話:6889352
監督機構:銀川市科學技術局辦公室
監督電話:6888732
7.圍繞重點領域推進科技創新。通過企業申請、專家論證或進行科技攻關招標等方式,對實施重大科技創新項目和重點科技創新專項,分別給予不低于300萬元和100萬元的補助。
政策名稱:圍繞重點領域推進科技創新
申報主體:在銀川市域內注冊的工業企業
支持領域:⑴通過本企業科研人員自主完成或者與外單位合作但承擔主要任務完成的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的研發項目;⑵對原有產品、工藝、技術的實質性改造項目;⑶對引進或購買的國內先進技術做出實質性改進及再創新或者模仿設計試制項目
基本條件:⑴申報項目須為當年已啟動或計劃啟動,且未獲得區、市立項的項目;⑵申報主體必須自覺接受各級科技、財政、審計部門的監督檢查和審計;⑶申報項目須具有實質性創新研究內容且符合環保政策
申報流程:銀川市科學技術局發布公告(以征集文件為準)——企業自行登錄“銀科創”平臺(http://www.ykc.gov.cn)注冊帳號并填寫項目申報書——各縣(市)區、園區完成初審并推薦至銀川市科技局——銀川市科學技術局復審并征集各有關部門意見——公示——下發獎勵文件——銀川市財政局、科技局根據獎勵文件兌現獎勵資金
申報材料:具有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營業執照;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http://www.gsxt.gov.cn /index.html)出具的企業信用報告;《銀川市科技創新工業項目申報書》;技術合同;科技查新報告;R&D統計報表;銀川市科技計劃項目申報承諾書;其他附件材料
支持方式:申報項目一經評審通過,即撥付扶持資金的40%,項目驗收通過后撥付其余資金
支持額度:對重大科技創新項目和重點科技創新專項,分別給予不低于300萬元和100萬元的補助
主管部門:銀川市科學技術局
承辦處室:知識產權與工業科技處
聯系電話:6888734
監督機構:銀川市科學技術局辦公室
監督電話: 6888732
8.支持企業研發首臺(套)。對國家認定的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單臺(套)產品或關鍵零部件,按照產品銷售額5%給與獎勵,最高不超過100萬元;對于自治區認定的首臺(套)設備,給予50%保費補貼,期限不超過3年。
政策名稱:支持企業研發首臺(套)
申報主體:工業企業
支持領域:重點支持企業研發首臺(套)
基本條件:⑴申報的首臺(套)產品項目要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自治區、銀川市發展規劃和結構調整方向;⑵研發首臺(套)產品項目須取得核準、備案、審批手續;⑶申報企業必須具備健全、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企業生產經營、會計信用、納稅信用和銀行信用良好,履行社會責任評估情況較好。
申報流程: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布公告(以征集文件為準)——各縣(市)區、園區(6+3主體)工業主管部門征集項目(15天)——各6+3主體工業主管部門完成初審并報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15天)——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復審并征集各有關部門意見(30天)——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上報市委、市政府——市委、市政府下發獎勵文件——銀川市財政局、工信局根據獎勵文件兌現獎勵資金
申報材料:提供企業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復印件);國家、自治區認定的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單臺(套)產品或關鍵零部件文件證明;產品銷售證明(合同、發票等);參保證明;提供具有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營業執照,要求企業提供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http://www.gsxt.gov.cn /index.html)出具的企業信用報告。
支持方式:直接給予獎勵資金
支持額度:對國家認定的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單臺(套)產品或關鍵零部件,按照產品銷售額5%給與獎勵,最高不超過100萬元;對于自治區認定的首臺(套)設備,給予50%保費補貼,期限不超過3年。
主管部門: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承辦處室:產業發展處
聯系電話:6888662
監督機構: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監察室
監督電話:6888673
9.支持企業加強工業設計。對新獲得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的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100萬元;對獲得國際工業設計“紅點獎”、IF獎以及國內“紅星獎”、中國優秀工業設計獎等獎項的企業,單項給予10萬元一次性獎勵。
政策名稱:支持企業加強工業設計
申報主體:工業企業
支持領域:企業創新設計平臺提高企業設計能力
基本條件:申報企業必須具備健全、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企業生產經營、會計信用、納稅信用和銀行信用良好,履行社會責任評估情況較好。
申報流程: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布公告(以征集文件為準)——各縣(市)區、園區(6+3主體)工業主管部門征集項目(15天)——各6+3主體工業主管部門完成初審并報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15天)——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復審并征集各有關部門意見(30天)——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上報市委、市政府——市委、市政府下發獎勵文件——銀川市財政局、工信局根據獎勵文件兌現獎勵資金
申報材料:國家工信部認定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中國優秀工業設計獎的認定文件或通告;獲得紅點獎、IF獲獎、紅星獎作品公告及證書;提供具有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營業執照,要求企業提供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http://www.gsxt.gov.cn /index.html)出具的企業信用報告。
支持方式:直接給予獎勵資金
支持額度:對新獲得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的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100萬元;對獲得國際工業設計“紅點獎”、IF獎以及國內“紅星獎”、中國優秀工業設計獎等獎項的企業,單項給予10萬元一次性獎勵。
主管部門: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承辦處室:產業發展處
聯系電話:6888331
監督機構: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監察室
監督電話:6888673
10.支持企業品牌建設。對新獲得寧夏名牌產品的工業企業一次性獎勵10萬元,對新認定的國家級工業品牌培育示范企業一次性獎勵50萬元。
政策名稱:支持企業品牌建設
申報主體:工業企業
支持領域:企業自主研發的名牌產品和國家級工業品牌培育示范基地提高企業和產品競爭力
基本條件:申報企業必須具備健全、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企業生產經營、會計信用、納稅信用和銀行信用良好,履行社會責任評估情況較好。
申報流程: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布公告(以征集文件為準)——各縣(市)區、園區(6+3主體)工業主管部門征集項目(15天)——各6+3主體工業主管部門完成初審并報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15天)——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復審并征集各有關部門意見(30天)——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上報市委、市政府——市委、市政府下發獎勵文件——銀川市財政局、工信局根據獎勵文件兌現獎勵資金
申報材料:國家和自治區相關部門審核認定的批復文件;提供具有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營業執照,要求企業提供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http://www.gsxt.gov.cn /index.html)出具的企業信用報告。
支持方式:直接給予獎勵資金
支持額度:對新獲得寧夏名牌產品的工業企業一次性獎勵10萬元,對新認定的國家級工業品牌培育示范企業一次性獎勵50萬元。
主管部門: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承辦處室:產業發展處
聯系電話:6888331
監督機構: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監察室
監督電話:6888673
11.支持企業提高產品質量。對獲得中國質量獎和自治區政府質量獎的工業企業分別一次性獎勵50萬元、30萬元。
政策名稱:支持企業提高產品質量
申報主體:工業企業
支持領域:獲得國家和自治區質量獎提高企業產品質量
基本條件:申報企業必須具備健全、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企業生產經營、會計信用、納稅信用和銀行信用良好,履行社會責任評估情況較好。
申報流程: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布公告(以征集文件為準)——各縣(市)區、園區(6+3主體)工業主管部門征集項目(15天)——各6+3主體工業主管部門完成初審并報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15天)——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復審并征集各有關部門意見(30天)——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上報市委、市政府——市委、市政府下發獎勵文件——銀川市財政局、工信局根據獎勵文件兌現獎勵資金
申報材料:國家和自治區相關部門審核認定的批復文件或證書;提供具有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營業執照,要求企業提供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http://www.gsxt.gov.cn /index.html)出具的企業信用報告。
支持方式:直接給予獎勵資金
支持額度:對獲得中國質量獎和自治區政府質量獎的工業企業分別一次性獎勵50萬元、30萬元。
主管部門: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承辦處室:產業發展處
聯系電話:6888331
監督機構: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監察室
監督電話:6888673
12.支持企業爭創單項冠軍。對新認定的制造業國家級單項冠軍示范企業、單項冠軍培育企業和單項冠軍產品分別予一次性獎勵100萬元、50萬元和50萬元。
政策名稱:支持企業爭創單項冠軍
申報主體:工業企業
支持領域: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單項冠軍培育企業和單項冠軍產品提升制造業技術水平
基本條件:申報企業必須具備健全、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企業生產經營、會計信用、納稅信用和銀行信用良好,履行社會責任評估情況較好。
申報流程: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布公告(以征集文件為準)——各縣(市)區、園區(6+3主體)工業主管部門征集項目(15天)——各6+3主體工業主管部門完成初審并報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15天)——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復審并征集各有關部門意見(30天)——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上報市委、市政府——市委、市政府下發獎勵文件——銀川市財政局、工信局根據獎勵文件兌現獎勵資金
申報材料:國家和自治區相關部門審核認定的批復文件或證書;提供具有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營業執照,要求企業提供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http://www.gsxt.gov.cn /index.html)出具的企業信用報告。
支持方式:直接給予獎勵資金
支持額度:對新認定的制造業國家級單項冠軍示范企業、單項冠軍培育企業和單項冠軍產品分別予一次性獎勵100萬元、50萬元和50萬元。
主管部門: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承辦處室:產業發展處
聯系電話:6888331
監督機構: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監察室
監督電話:6888673
13.支持企業開展兩化融合。對被評選為國家、自治區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的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10萬元;對被評選為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示范企業一次性獎勵30萬。
政策名稱:支持企業開展兩化融合
申報主體:新獲得國家或自治區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示范的工業企業。
支持領域:重點支持開展兩化融合貫標試點、示范工作的工業企業。
基本條件:⑴經過工業和信息化部(或授權機構)、自治區經信委評定的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示范企業;⑵申報企業必須具備健全、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企業生產經營、會計信用、納稅信用和銀行信用良好,履行社會責任評估情況較好。
申報流程: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布公告(以征集文件為準)——各縣(市)區、園區(6+3主體)工業主管部門征集項目(15天)——各6+3主體工業主管部門完成初審并報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15天)——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復審并征集各有關部門意見(30天)——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上報市委、市政府——市委、市政府下發獎勵文件——銀川市財政局、工信局根據獎勵文件兌現獎勵資金。
申報材料:⑴《申報表》;⑵工業和信息化部、自治區經信委對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示范企業的認定材料(復印件);⑶提供具有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營業執照(復印件)、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http://www.gsxt.gov.cn /index.html)出具的企業信用報告、稅務登記證(復印件)、納稅證明材料;⑷提供兩化融合貫標管理體系試點(示范)申請表(申報書)、企業兩化融合水平評估報告、企業兩化融合現狀材料、企業兩化融合管理現狀材料。
支持方式:直接給予獎勵資金
支持額度:對被評選為國家、自治區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的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10萬元;對被評選為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示范企業一次性獎勵30萬。
主管部門: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承辦處室:信息化處
聯系電話:6888725
監督機構: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監察室
監督電話:6888673
14.支持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對被評為國家、自治區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示范試點項目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30萬元、10萬元;對被評為國家制造業“雙創”試點示范基地的,一次性獎勵50萬元;對被評為國家級制造業“雙創”平臺的,一次性獎勵20萬元。
政策名稱:支持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
申報主體:獲得國家、自治區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試點示范項目工業企業。
支持領域:重點支持開展國家、自治區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國家制造業“雙創”平臺(基地)項目的工業企業。
基本條件:⑴經過國務院批復的制造業領域“雙創”示范基地的企業,或者工業和信息化部(或授權機構)批復的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示范、國家制造業“雙創”平臺試點示范項目(或企業),或者自治區經信委評定的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示范項目(或企業);⑵申報企業必須具備健全、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企業生產經營、會計信用、納稅信用和銀行信用良好,履行社會責任評估情況較好。
申報流程: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布公告(以征集文件為準)——各縣(市)區、園區(6+3主體)工業主管部門征集項目(15天)——各6+3主體工業主管部門完成初審并報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15天)——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復審并征集各有關部門意見(30天)——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上報市委、市政府——市委、市政府下發獎勵文件——銀川市財政局、工信局根據獎勵文件兌現獎勵資金。
申報材料:⑴《申報表》;⑵工業和信息化部(或授權機構)、自治區經信委對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示范項目(或企業)的認定材料(復印件),或國務院對制造業領域“雙創”企業示范基地的認定材料(復印件),或工業和信息化部(或授權機構)對制造業“雙創”平臺試點示范項目(或企業)的認定材料(復印件);⑶提供具有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營業執照(復印件)、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http://www.gsxt.gov.cn /index.html)出具的企業信用報告、稅務登記證(復印件)、納稅證明材料;⑷“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試點示范項目申報書”,或制造業領域“國家‘雙創’示范基地”申報材料,或“國家制造業“雙創”平臺試點示范項目申報書”。
支持方式:直接給予獎勵資金
支持額度:對被評為國家、自治區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示范試點項目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30萬元、10萬元;對被評為國家制造業“雙創”試點示范基地的,一次性獎勵50萬元;對被評為國家級制造業“雙創”平臺的,一次性獎勵20萬元。
主管部門: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承辦處室:信息化處
聯系電話:6888725
監督機構: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監察室
監督電話:6888673
15.支持信息產業發展。對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領域,獲得國家級試點示范或“雙創”平臺的,一次性獎勵20萬元;獲得國家級優秀產品或優秀解決方案的,一次性獎勵10萬元;獲得國家信息消費創新應用示范項目的,一次性獎勵10萬元;評選一批市級優秀軟件產品和優秀應用解決方案,一次性獎勵10萬元。
政策名稱:支持信息產業發展
申報主體: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領域新獲得國家級試點示范、“雙創”平臺、優秀產品或優秀解決方案的信息技術企業,獲得國家信息消費創新應用示范項目的企業;研發出具有代表性軟件產品或應用解決方案的信息技術企業。
支持領域:信息化領域的試點示范、“雙創”平臺、優秀產品及優秀解決方案的項目(企業);開發的軟件產品或應用解決方案具有代表性、價值性、推廣性、著作權等特點的信息技術企業。
(一)國家級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領域試點示范、“雙創”平臺、優秀產品或優秀解決方案方面
基本條件:⑴經過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發改委、科技部(或授權機構)批復的國家級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領域的試點示范、“雙創”平臺、優秀產品或優秀解決方案的項目(或企業);⑵申報企業必須具備健全、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企業生產經營、會計信用、納稅信用和銀行信用良好,履行社會責任評估情況較好。
申報流程: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布公告(以征集文件為準)——各縣(市)區、園區(6+3主體)工業主管部門征集項目(15天)——各6+3主體工業主管部門完成初審并報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15天)——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復審并征集各有關部門意見(30天)——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上報市委、市政府——市委、市政府下發獎勵文件——銀川市財政局、工信局根據獎勵文件兌現獎勵資金。
申報材料:⑴《申報表》;⑵國家工信部、發改委、科技部(或授權機構)對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領域的試點示范、雙創”平臺、優秀產品或優秀解決方案的項目(企業)認定文件(復印件);⑶提供具有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營業執照(復印件)、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http://www.gsxt.gov.cn /index.html)出具的企業信用報告、稅務登記證(復印件)、納稅證明材料;⑷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領域的國家級試點示范申報書,或國家級“雙創”平臺申報書,或國家級優秀產品或優秀解決方案申報書。
(二)市級優秀軟件產品和優秀應用解決方案方面
基本條件:⑴工商注冊地、稅務登記地均在我市行政轄區內,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信息技術企業;⑵企業信用良好,無違法違規行為,財務管理制度健全;⑶主營業務為軟硬件開發、信息技術服務、動漫游戲設計、信息系統集成、信息平臺運營、數據分析處理、集成電路設計等;⑷申報優秀軟件產品的企業,軟件產品須是自主研發、技術水平先進、擁有一定用戶群和市場銷售量的產品;⑸申報優秀應用解決方案的企業,應用解決方案須是在電子政務、電子商務、社會信息化和企業信息化等領域得到實際應用的解決方案。
申報流程: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布公告(以征集文件為準)——各縣(市)區、園區(6+3主體)工業主管部門征集項目(15天)——各6+3主體工業主管部門完成初審并報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5天)——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組織專家對征集的軟件產品和應用解決方案進行評審論證——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對通過評審企業的進行網上公示——公示無異議以后上報銀川市委、市政府——市委、市政府下發獎勵文件——銀川市財政局、工信局根據獎勵文件兌現獎勵資金。
申報材料:⑴《申報書》;⑵提供具有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營業執照(復印件)、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http://www.gsxt.gov.cn /index.html)出具的企業信用報告、稅務登記證(復印件)、納稅證明材料、企業上年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財務審計報告(復印件)(包括審計報告正文、財務報表、報表附注);⑶申報優秀軟件產品的企業應提供軟件產品著作權登記證書、軟件產品評測報告、軟件產品用戶使用手冊和技術手冊、上年度該軟件產品銷售收入匯總、其他獲獎證書等;⑷申報優秀解決應用方案的企業應提供應用解決方案說明書、實際應用的用戶意見、上年度該應用解決方案收入匯總等。
支持方式:直接給予獎勵資金
支持額度:對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領域,獲得國家級試點示范或“雙創”平臺的,一次性獎勵20萬元;獲得國家級優秀產品或優秀解決方案的,一次性獎勵10萬元;獲得國家信息消費創新應用示范項目的,一次性獎勵10萬元;評選一批市級優秀軟件產品和優秀應用解決方案,一次性獎勵10萬元。
主管部門: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承辦處室:信息化處
聯系電話:6888725
監督機構: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監察室
監督電話:6888673
16.支持企業建設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對人機智能交互、工業機器人、智能物流管理、增材制造等技術和裝備在生產過程中的應用,促進制造工藝的仿真優化、數字化控制、狀態信息實時監測和自適應控制的,每年評審認定一批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按照硬件設備和軟件總投入10%給予補助,最高不超過100萬元、30萬元。
政策名稱:支持企業建設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
申報主體:實施智能制造的工業企業
支持領域:開展智能制造標準化與新模式應用,推進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建設,實施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升級的工業企業。
基本條件:
(一)智能工廠項目:⑴申報主體在銀川市轄區內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管理規范、依法納稅、近三年未發生重大安全、環保、質量事故,且已列入國家或自治區兩化融合貫標試點的企業;⑵企業申報認定的智能工廠項目,原則上應為已建成投產的項目,應在智能制造5種新模式(離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網絡協同制造、大規模個性化定制、遠程運維服務)中,開展一種以上新模式的創新實踐,能夠取得明顯成效,基本具備相應模式的關鍵要素(參考《智能制造新模式具體要求》);⑶通過智能制造新模式的應用,在降低運營成本、縮短產品研制周期、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產品不良品率、提高能源利用率等方面已取得顯著成效,并持續提升,具有良好的增長性;⑷通過智能制造新模式的應用,企業智能化發展在本市同行業處領先水平,在設備自動化、產品研發設計、生產管理、質量管理和智能服務等方面具有突出的示范帶動作用。
(二)數字化車間項目:⑴申報主體在銀川市轄區內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管理規范、依法納稅、近三年未發生重大安全、環保、質量事故,且已列入國家或自治區兩化融合貫標試點的企業;⑵企業申報認定的數字化車間項目,原則上應為已建成投產的項目。作為企業獨立生產單元的車間,在智能制造中已經取得明顯成效,在全市同行業中具有典型示范意義;⑶智能裝備廣泛應用。自動化生產線、機器人等自動化、智能化生產、試驗、檢測等設備臺套(產線)數占車間設備臺套(產線)數比例不低于50%;⑷車間設備互聯互通。采用現場總線、以太網、物聯網和分布式控制系統等信息技術和控制系統,建立車間級工業互聯網。車間內生產設備聯網數占智能化、自動化設備總量的比例不低于50%;⑸生產過程實時調度。生產設備運行狀態實現實時監控、故障自動報警和診斷分析,生產任務指揮調度實現可視化,關鍵設備能夠自動診斷修復。車間作業計劃自動生成,生產制造過程中物料投放、產品產出數據實現自動采集、實時傳送,并可根據產品生產計劃基本實現實時調整;⑹物料配送實現自動。生產過程廣泛采用二維碼、條形碼、電子標簽、移動掃描終端等自動識別技術設施,實現對物品流動的定位、跟蹤、控制等功能,車間物流根據生產需要實現自動識別、實時配送和自動輸送;⑺產品信息實現可追溯。在關鍵工序采用智能化質量檢測設備,產品質量實現在線自動檢測、報警和診斷分析。在原輔料供應、生產管理、倉儲物流等環節采用數字化技術實時記錄產品信息,每個批次產品均可通過產品檔案進行生產過程和使用物料的追溯。
申報流程: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布公告(以征集文件為準)——各縣(市)區、園區(6+3主體)工業主管部門征集項目(15天)——各6+3主體工業主管部門完成初審并報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5天)——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組織專家對征集的企業工廠、車間進行評審論證(根據需要可組織專家現場考察)——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對通過評審的企業,在局網站進行建議名單公示——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委托第三方中介機構對擬認定的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設備投資額進行審核,確定實際投資金額——公示無異議、完成實際投資金額審核后,上報銀川市委、市政府認定——市委、市政府下發獎勵文件——銀川市財政局、工信局根據獎勵文件兌現獎勵資金。
申報材料:⑴《申報書》;⑵提供具有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營業執照(復印件)、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http://www.gsxt.gov.cn /index.html)出具的企業信用報告、稅務登記證(復印件)、納稅證明材料;⑶項目備案、環評、安評等文件(復印件);⑷企業上年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財務審計報告(復印件),包括審計報告正文、財務報表、報表附注;⑸智能工廠項目應提供企業智能制造關鍵技術裝備、軟件的清單及品牌、供應商和發票(復印件),企業智能制造方面取得的專利,能夠證明滿足智能工廠的基本條件的其他文件資料;⑹數字化車間項目應提供車間內智能設備、控制系統、軟件的購置發票清單及發票(復印件)和其他相關文件。
支持方式:直接給予獎勵資金
支持額度:評審認定的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按照硬件設備和軟件總投入10%給予補助,最高分別不超過100萬元、30萬元。
主管部門: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承辦處室:信息化處
聯系電話:6888725
監督機構: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監察室
監督電話:6888673
17.支持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示范創建。對獲得國家級、自治區級綠色園區的,分別獎勵100萬元、50萬元;獲得國家級、自治區級綠色工廠的,分別獎勵50萬元、25萬元;獲得國家級、自治區級綠色設計產品的,分別獎勵20萬元、10萬元;獲得國家級、自治區級綠色供應鏈管理示范企業的,分別獎勵20萬元、10萬元;每年評選3-5家市級綠色工廠,按照硬件設備總投入10%給予補助,最高不超過50萬元。
政策名稱:支持企業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示范創建
申報主體:工業企業
支持領域:綠色工廠、綠色設計產品、綠色供應鏈
基本條件:⑴在我市依法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管理規范、依法納稅、近三年未發生重大安全、環保、質量事故且節能、資源綜合利用等效果良好的企業。企業申報認定的綠色工廠項目,原則上應為已建成投產的項目,申報材料由企業自評價報告和第三方評價機構出具的評價報告組成。⑵企業應滿足綠色工廠評價要求,工廠應設有綠色工廠管理 機構,建設規劃、制度建設和實施方案齊全。⑶工廠新建、改建和擴建時,應遵守國家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審查制度、工業項目建設用地控制指標等產業政策和有關要求。⑷工廠基本滿足 GB/T19001 質量管理體系、GB/T28001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GB/T24001 環境管理體系和 GB/T23331 能源管理體系的要求。⑸能源資源投入得到優化、產品滿足工業節能相關強制性標 準、用能設備運行效率符合設備經濟運行的要求。⑹污染物處理、大氣污染物排放、固體廢物排放和噪聲排放 等符合國家標準及地方標準要求。⑺工廠應達到用地集約化、生產潔凈化、廢物資源化和能源低碳化等相關標準。
申報流程: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布公告(以征集文件為準)——各縣(市)區、園區(6+3主體)工業主管部門征集項目(15天)——各6+3主體工業主管部門完成初審并報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15天)——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復審并征集各有關部門意見(30天)——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上報市委、市政府——市委、市政府下發獎勵文件——銀川市財政局、工信局根據獎勵文件兌現獎勵資金
申報材料:國家和自治區相關部門審核認定的公示文件;提供具有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營業執照,要求企業提供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http://www.gsxt.gov.cn /index.html)出具的企業信用報告。
支持方式:直接給予獎勵資金
支持額度:對獲得國家級、自治區級綠色園區的,分別獎勵100萬元、50萬元;獲得國家級、自治區級綠色工廠的,分別獎勵50萬元、25萬元;獲得國家級、自治區級綠色設計產品的,分別獎勵20萬元、10萬元;獲得國家級、自治區級綠色供應鏈管理示范企業的,分別獎勵20萬元、10萬元;每年評選3-5家市級綠色工廠,按照硬件設備總投入10%給予補助,最高不超過50萬元。
主管部門: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承辦處室:產業發展處
聯系電話:6888331
監督機構: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監察室
監督電話:6888673
18.支持企業清潔循環發展。對企業完成電平衡測試、水平衡測試、熱平衡測試、能源管理體系建設和通過市級及以上組織專家評審的清潔生產審核、能源審計項目,一次性補助5萬元;對企業獲得本年度自治區或銀川市節水型稱號的、入圍工信部水效領跑者名單的一次性獎勵5萬元;按照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和勞務增值稅優惠目錄》(財稅〔2015〕78號)享受退稅補貼的,當年資源綜合利用金額達到2億元的獎勵50萬元、達到4億元的獎勵100萬元、達到6億元的獎勵200萬元。
第一類
政策名稱:支持企業開展能效、水效測試和能源管理體系、清潔生產、能源審計建設
申報主體:工業企業
支持領域:完成電平衡測試、水平衡測試、熱平衡測試、能源管理體系建設和實施清潔生產審核、能源審計項目
基本條件:⑴當年度取得具有資質的第三方服務公司出具的電平衡、水平衡、熱平衡測試報告,能源管理體系認證證書,市級以上主管部門公布的清潔生產審核意見或能源審計報告評審結果;⑵申報企業必須具備健全、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和能源消費管理制度,企業生產經營、會計信用、納稅信用和銀行信用良好,履行社會責任評估情況較好。
申報流程: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布公告(以征集文件為準)——各縣(市)區、園區(6+3主體)工業主管部門征集項目(15天)——各6+3主體工業主管部門完成初審并報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15天)——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復審并征集各有關部門意見(30天)——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上報市委、市政府——市委、市政府下發獎勵文件——銀川市財政局、工信局根據獎勵文件兌現獎勵資金
申報材料:提供第三方服務公司出具的電平衡、水平衡、熱平衡測試報告,能源管理體系認證證書,市級以上主管部門正式文件等證明材料;提供具有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營業執照,要求企業提供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http://www.gsxt.gov.cn /index.html)出具的企業信用報告。
支持方式:直接給予獎勵資金
支持額度:5萬元
主管部門: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承辦處室:節能監察中心
聯系電話:6888684
監督機構: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監察室
監督電話:6888673
第二類
政策名稱:節水型企業、水效領跑者獎勵
申報主體:工業企業
支持領域:獲得本年度自治區或銀川市節水型稱號的、入圍工信部水效領跑者名單的工業企業
基本條件:⑴申報企業在本年度獲得自治區、銀川市節水型企業稱號或入圍工信部水效領跑者名單;⑵申報企業必須具備健全、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和能源消費管理制度,企業生產經營、會計信用、納稅信用和銀行信用良好,履行社會責任評估情況較好。
申報流程: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布公告(以征集文件為準)——各縣(市)區、園區(6+3主體)工業主管部門征集項目(15天)——各6+3主體工業主管部門完成初審并報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15天)——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復審并征集各有關部門意見(30天)——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上報市委、市政府——市委、市政府下發獎勵文件——銀川市財政局、工信局根據獎勵文件兌現獎勵資金
申報材料:申報表及銀川市、自治區、工信部正式文件、公示公告等證明材料;提供具有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營業執照,要求企業提供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http://www.gsxt.gov.cn /index.html)出具的企業信用報告。
支持方式:直接給予獎勵資金
支持額度:5萬元
主管部門: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承辦處室:節能監察中心
聯系電話:6888684
監督機構: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監察室
監督電話:6888673
第三類
政策名稱:支持企業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投入
申報主體:工業企業
支持領域:享受國家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和勞務增值稅退稅補貼且當年資源綜合利用金額達2億元以上的項目
基本條件:⑴申報的項目要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自治區、銀川市發展規劃和結構調整方向;⑵項目符合財稅[2015]78號相關要求和《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和勞務增值稅優惠目錄》相關規定;⑶項目當年資源綜合利用金額達2億元以上;⑷申報企業必須具備健全、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企業生產經營、會計信用、納稅信用和銀行信用良好,履行社會責任評估情況較好。
申報流程: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布公告(以征集文件為準)——各縣(市)區、園區(6+3主體)工業主管部門征集項目(15天)——各6+3主體工業主管部門完成初審并報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15天)——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復審并征集各有關部門意見(30天)——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上報市委、市政府——市委、市政府下發獎勵文件——銀川市財政局、工信局根據獎勵文件兌現獎勵資金
申報材料:提供項目享受退稅補貼等相關手續和證明材料,提供項目當年資源綜合利用名稱、數量、金額票據等證明材料;提供具有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營業執照,要求企業提供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http://www.gsxt.gov.cn /index.html)出具的企業信用報告。
支持方式:直接給予獎勵資金
支持額度:當年資源綜合利用金額達到2億元的獎勵50萬元、達到4億元的獎勵100萬元、達到6億元的獎勵200萬元。
主管部門: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承辦處室:節能監察中心
聯系電話:6888684
監督機構: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監察室
監督電話:6888673
19.淘汰落后產能。對列入銀川市淘汰落后產能計劃且按期完成主體設備拆除任務的工業項目,按淘汰項目的上年度產品價格×產能量×2%給予獎勵,最高不超過100萬元。
政策名稱:支持企業淘汰落后產能
申報主體:工業企業
支持領域:列入銀川市淘汰落后產能計劃且按期完成主體設備拆除任務的工業項目
基本條件:⑴申報項目要列入銀川市當年淘汰落后產能計劃;⑵申報項目必須通過銀川市或自治區淘汰落后產能量現場核查;⑶申報項目必須通過銀川市或自治區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現場驗收;⑷申報企業必須具備健全、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企業生產經營、會計信用、納稅信用和銀行信用良好,履行社會責任評估情況較好。
申報流程: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布公告(以征集文件為準)——各縣(市)區、園區(6+3主體)工業主管部門征集項目(15天)——各6+3主體工業主管部門完成初審并報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15天)——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復審并征集各有關部門意見(30天)——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上報市委、市政府——市委、市政府下發獎勵文件——銀川市財政局、工信局根據獎勵文件兌現獎勵資金
申報材料:提供項目產能基本情況及近三年主要產品產量,主要設備清單,立項核準(備案)、環境影響評價、竣工(試生產)驗收、土地證等文件,近三年的納稅憑證、電費清單,職工安置詳細統計表及安置方案等;提供具有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營業執照,要求企業提供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http://www.gsxt.gov.cn /index.html)出具的企業信用報告。
支持方式:直接給予獎勵資金
支持額度:淘汰項目的上年度產品價格(統計局公布)×核定產能量×2%給予獎勵,最高不超過100萬元
主管部門: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承辦處室:節能監察中心
聯系電話:6888684
監督機構: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監察室
監督電話:6888673
20.支持小微企業培育。對于重點培育的民營小微工業企業、信息技術企業,通過銀川市小微企業服務超市等形式,按照每個企業單個項目扶持金額不超過項目總額的50%,年度扶持資金不超過2萬元的原則發放“小微企業服務券”。
政策名稱:銀川市小微企業服務超市服務券
申報主體:小微企業
支持領域:工業企業、信息技術企業和生產性服務業。
基本條件:在我市注冊登記,具有獨立法人資格,成長性好、運營規范,符合國家、自治區和銀川市工業產業發展方向。
申報流程:⑴有服務需求且符合補助條件的小微企業,登錄銀川市中小企業公共綜合服務窗口平臺網站(www.smeyc.gov.cn),點擊“服務券申請”即可登錄到后臺申請服務。在線完成基本信息注冊,并提交以下材料:
①提供具有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營業執照,要求企業提供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http://www.gsxt.gov.cn /index.html)出具的企業信用報告;經營場所證明、從業人員情況;
②企業年度財務報表或企業經營情況等相應材料;
③其他能提供的資料。
⑵運營單位對企業填報信息進行在線初審,市工信局進行在線復審。
⑶市工信局復審后,獲得服務券補貼資格的小微企業,在線選擇購買服務。
⑷小微超市平臺根據小微企業選擇購買的服務自動生成服務券補貼額度,小微企業在線填寫服務券申請表,運營單位初審,銀川市工信局對服務券補貼額度進行審核,小微企業線下商洽并簽訂服務合同,運營單位對獲得服務券補貼資格的小微企業記名發放服務券。
支持方式:小微企業服務券
支持額度:小型企業單個服務項目可使用的服務券金額不超過服務合同金額的50%,最高不超過金額2萬元;微型企業單個服務項目可使用的服務券金額不超過服務合同金額的50%,最高不超過1萬元;單個企業每年度只能申領和使用服務券一次。
主管部門: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承辦處室:運行服務處
聯系電話:6888507
監督機構: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監察室
監督電話:6888673
21.支持企業提高投資強度。對新建、續建的工業固定資產項目,凡年度投資額在5000萬元(含)以上的,按照投資額0.5%獎勵,最高不超過200萬元。
政策名稱:支持企業提高投資強度
申報主體:工業企業
支持領域:重點支持企業提高工業固定資產投入
基本條件:⑴申報的項目要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自治區、銀川市發展規劃和結構調整方向;⑵項目須取得核準、備案、審批手續;⑶申報項目必須是已開工的項目;⑷申報企業必須具備健全、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企業生產經營、會計信用、納稅信用和銀行信用良好,履行社會責任評估情況較好。
申報流程: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布公告(以征集文件為準)——各縣(市)區、園區(6+3主體)工業主管部門征集項目(15天)——各6+3主體工業主管部門完成初審并報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15天)——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復審并征集各有關部門意見(30天)——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上報市委、市政府——市委、市政府下發獎勵文件——銀川市財政局、工信局根據獎勵文件兌現獎勵資金
申報材料:提供項目核準、備案、節能、土地、規劃、環評等相關手續、申報表,提供項目固定資產投資證明材料等;提供具有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營業執照,要求企業提供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http://www.gsxt.gov.cn /index.html)出具的企業信用報告。
支持方式:直接給予獎勵資金
支持額度:凡年度投資額在5000萬元(含)以上的,按照投資額0.5%獎勵,最高不超過200萬元。
主管部門: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承辦處室:產業發展處
聯系電話:6888662
監督機構: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監察室
監督電話:6888673
22.支持軍民融合產業發展。對新獲得武器裝備科研生產單位保密資格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