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注冊

推動中國服務與中國制造互促共進

前不久,經國務院同意,發展改革委印發了《服務業創新發展大綱(2017—2025)》。該文件對指導服務業創新發展、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和深化服務業改革有著重要意義。文件提出的“推動中國服務與中國制造互促共進”,既為服務業發展特別是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指明了方向,也為制造業發展找到了新思路,更是抓住了推進產業融合和產業升級的“牛鼻子”。本文將在認知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關系的基礎上,探討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互促共進的實現路徑和政策措施。

一、生產性服務業是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

在當今的全球生產網絡體系中,生產過程碎片化和專業化的趨勢日益明顯。隨著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產業鏈的價值分布從制造環節向服務環節轉移,產品研發、銷售、維護等生產性服務活動比重越來越高。發達國家普遍存在“兩個70%”的現象,即服務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70%,生產性服務業產值占整個服務業產值的70%。在世界500強企業中,56%的企業從事服務業。可以看出,生產性服務業的蓬勃發展是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

當前,我國正處于工業化中后期。雖然對這一階段制造業轉型升級的路徑選擇,學術界還存在著爭議。但筆者認為,通過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以嵌入知識密集型服務要素提升制造業附加值并向生產價值鏈中高端邁進,是符合我國實際情況和工業化客觀規律的必然選擇。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一方面,有利于帶動就業擴大,服務業單位投資所創造的勞動就業崗位數約是重化工業的2.5倍;另一方面,有利于降低能源消耗、實現可持續發展,每萬元增加值能耗只是制造業的25%。因此,應鼓勵以產業轉型升級需求為導向,加快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支撐制造業提高競爭力,推動我國產業向價值鏈高端延伸。

二、服務業和制造業融合是全球產業發展的重要趨勢

新一代信息、人工智能等技術不斷突破、融合滲透和廣泛應用,正引發服務業創新升級,并使產業邊界日漸模糊、融合發展態勢更加明顯,對服務業和制造業互促共進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服務業和制造業本質特征正在發生變化。隨著全球價值鏈的深入發展,服務業和制造業已經表現出與以前明顯不同的本質特征。一方面,制造業產品生產融入越來越多的服務作為中間投入要素,并且在產品消費過程中還要消費大量的互補性服務,制造業逐漸向服務化發展;另一方面,服務業制造化現象日漸明顯,服務將擺脫過去的小生產方式而融入更多的工業化生產方式,從而提高規模經濟效應和生產率,力求克服“鮑莫爾成本病”的問題。比如,一些在全球價值鏈上處于領導地位的服務企業,憑借其研發、設計、管理、銷售渠道等優勢,通過貼牌生產、連鎖經營等方式嵌入制造企業,共同為消費者提供服務。又如,研發企業擁有自己的發明專利、設計機構擁有自主創新設計、物流公司擁有自己的網絡等,這些企業利用自身在產業鏈高端的控制力,建立起自己的制造工廠。

(二)服務業與制造業之間界限日趨模糊。以二三產業融合為例,隨著服務業分工深化與服務創新,服務業領域不斷拓寬,服務業與制造業實現融合發展的趨勢日漸明顯。生產性服務業和新興服務業對制造業生產和價值鏈組織方式的滲透,主要體現在制造業服務化、服務業制造化、服務外包等模式驅動的全產業鏈創新發展上。在制造服務化程度最高的美國,制造與服務融合型企業占制造企業總數的58%,通用電氣“技術+管理+服務”模式創造的產值已經占到企業總產值的2/3以上。在產業邊界被逐漸打破的同時,建立在細化分工基礎上的服務業和制造業互促共進將成為產業發展的主旋律。

三、順應產業融合趨勢推動服務業和制造業互促共進的路徑

從國際上看,制造業從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的轉變,價值鏈由以制造為中心向以服務為中心的轉變,已經成為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趨勢。為順應這一趨勢,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推動制造業和服務業互促共進主要有如下路徑:

(一)鼓勵制造業分離發展服務業。按照做強做專制造業的要求,推動生產性服務環節專業化、社會化發展,培育生產性服務業企業快速發展,使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成為支撐落實“中國制造2025”的重要推力。重點是如下幾個方面:

一是在科技研發服務方面,鼓勵大型生產制造企業依托自身研發中心、技術中心、重大產業技術平臺等,組建專業化的服務企業,發展一批競爭能力較強、技術水平較高的科技研發服務企業,逐步構建社會化的科技創新服務體系。二是在現代物流服務方面,鼓勵生產制造企業利用現有倉儲能力和庫房、運輸車輛以及原材料等資產,投資組建物流配送公司,對企業生產資料和產品實行統一配送。三是在貿易營銷服務方面,鼓勵有條件的生產制造企業成立獨立核算的貿易和營銷企業,利用生產企業品牌優勢,開展第三方貿易。四是在融資租賃服務方面,依托知名生產制造企業的品牌優勢、渠道優勢、資金優勢,借助客戶資源和營銷網絡,聯合金融服務機構,共同為客戶提供專業化的融資租賃等服務。五是在設計策劃服務方面,鼓勵功能完備、具有較強對外服務能力的大型制造企業集團,將設計、咨詢、策劃、廣告、工業創意等環節分離,打造一批高附加值、高層次的設計策劃企業。六是在專業配套服務方面,鼓勵生產制造企業將售后服務、安裝維護、物業管理、后勤保障和教育培訓等內部配套服務剝離,整合資源,組建獨立經營并能兼顧社會化服務的配套服務企業。

(二)推動制造業延伸產業鏈。不斷強化研發設計、工程設計、運營管理、客戶服務、維護維修、檢驗檢測、售后服務、金融租賃等高端服務環節,在最終產品中增加更多的服務元素,實現產業鏈服務化,提升產品附加值。在制造企業服務化轉型過程中,應善于提供整體解決方案。以裝備制造業為例,除為客戶提供自產主體設備外,還提供設備成套(包括系統設計、系統設備提供、系統安裝調試)和工程承包(包括基礎、廠房、外圍設施建設)等,同時向客戶提供專業化維修改造服務和遠程設備狀態管理服務,對客戶裝置實施全過程、全方位、全天候的狀態管理。

四、推進生產性服務業和制造業互促共進的政策建議

服務業和制造業互促共進的理論基礎是產業融合。有效促進其融合互動、共生共長,必須打破傳統產業界限,在管理模式、行政監管、市場準入、稅收政策、公共環境構建、服務業集聚區建設等方面“推陳出新”,為服務業和制造業互促共進提供比較寬松的政策環境。

(一)樹立制造業和服務業“雙輪驅動”、融合發展的戰略思路。順應服務業和制造業的融合發展趨勢,突破傳統的產品定義與統計分類,不要過度糾纏于服務業和制造業差異,而是深刻認識到服務業和制造業日益增強的相似性和互補性,樹立服務業和制造業融合發展的理念,堅持“雙輪驅動”的戰略思路。

(二)明確產業融合所衍生的交叉行業的市場準入規則。產業融合所產生的一些交叉行業,如電子商務、網絡文化產業、物聯網等,往往涉及到多個監管部門。因此,需要協調監管部門,對市場準入、監管模式等各方面進行明確,減少行政管制、降低準入門檻,避免政府過度干預,構建支持產業融合帶來的新業態、新模式與新服務快速發展的寬松政策環境。

(三)制定有利于產業融合發展的稅收政策。產業融合因涉及到不同行業,可能涉及到不同的稅收政策。因此,需要根據產業融合的發展趨勢,積極制定并實施適用于生產性服務業專業性強、產業融合度高和各類交叉行業等特點的稅收政策和稅收優惠細則等。如電子商務的稅收政策、網絡支付的稅收政策等。

(四)構建有利于產業融合的公共環境。因產業融合而產生的新興服務業發展,需要相應的新基礎設施供給和公共環境構建。如,智能交通產業需要開放實時交通數據與地理信息數據;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需要開放知識產權數據庫;電信增值服務需要對大運營商的壟斷地位進行規制等。因此,需要出臺相關政策,為產業融合構建一個良好的公共環境。

(五)打造一批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區或功能園區。集聚發展是生產性服務業的重要特點和趨勢。縱觀國內外制造業發展經驗,凡是生產性服務業發達、集群程度高的地區,其制造業也相對比較發達,競爭力比較強。真正的集聚發展是在地理上集中且有相互關聯性的企業、專業化供應商、服務供應商、相關產業的廠商,相關研發機構和相關產業協會等構成的群體,是在某一特定領域中大量產業聯系密切的企業以及相關支撐機構在空間上集聚,通過產生協同效應來獲取競爭優勢。走集聚發展道路,應尊重企業自主選擇,不要拉郎配,政府意志不能代替市場行為;但也應發揮政府引導作用,加強服務業集聚區建設規劃引導,重視對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區或功能園區公共信息平臺、技術平臺、重大通信基礎設施,建立集聚區標準與考核評價體系等。


來源:低碳工業網 閱讀量:9885 |   收藏
推薦閱讀
羞羞视频免费观看| 图片区日韩欧美亚洲| 日韩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电影天堂2018| 最近中文字幕在线中文视频| 大学生一级特黄的免费大片视频| 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一区在线播放|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33| 亚洲av日韩av不卡在线观看 | 妞干网免费视频观看|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专区|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色一本| ankhazone度盘| 精品96在线观看影院| 极品一线天馒头lj| 婷婷无套内射影院| 影音先锋亚洲资源| 国产99久久九九精品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蜜芽|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 隔壁女邻居在线观看| 毛片免费全部播放一级| 好硬啊进得太深了h动态图120秒| 园田美樱中文字幕在线看一区| 免费a级毛片出奶水| 中文字幕免费观看视频| 青娱乐在线视频盛宴| 最新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激情对白一区二区三区四|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精品| a级毛片免费播放| 福利一区在线视频| 欧欧美18videosex性哦欧美美|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二三区波多野| 免费观看理论片毛片| 一级一级一级毛片免费毛片| 精品精品国产欧美在线观看| 日本边添边摸边做边爱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