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和《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19年工業質量品牌建設工作的通知》的有關要求,推動各類組織運用先進質量方法和“互聯網+”手段促進質量提升,進一步發揮質量標桿企業的引領作用,10月24日,由中國質量協會主辦的2019年全國質量標桿福建行交流活動在福州市隆重舉辦。此次活動的主題是智能制造與質量提升。原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尋寰中、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巡視員畢開春、福建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厲云出席會議并講話。中國質量協會總工程師主持會議。來自企業界、工信系統及行業協會的400多名代表參會探討交流。會上對獲得2019年全國質量標桿稱號的企業進行授牌。
原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尋寰中在講話中說,自2012年起,受工業和信息化部委托,中國質量協會在全國范圍開展質量標桿活動,8年來,共樹立了全國質量標桿典型經驗289項、組織了47場交流活動。他說:“有了這批‘質量標桿’,我們可以為更多的企業在質量提升之路上提供路標、點燃路燈;有了質量標桿活動這個交流平臺,我們可以幫助質量人找到同行者,互相學習、共同提高。”
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巡視員畢開春對今年遴選出的46項質量標桿典型經驗體現出的較高管理水平給予了肯定。與以往相比,今年質量標桿的遴選范圍更廣泛,既包括傳統制造業的先進經驗,也涵蓋了生產性服務業的質量管理成果;在所應用的質量管理方法上,既有應用精益管理、卓越績效、可靠性等方面的成熟案例,也包含了依托互聯網+、智能制造等技術提升質量的實踐;企業類型更豐富,既增加了央企集團下屬企業的典型經驗,也兼顧了中小企業、邊遠地區企業的獨特模式。這些經驗是一筆非常寶貴的知識財富,相信對廣大企業開展標桿學習具有重要的借鑒價值。他強調,做好質量標桿工作,要充分發揮地方工信部門、行業協會和專業機構的作用,還要結合新時代新階段的特點在創新中不斷深化推進,進一步加強質量標桿經驗的交流與推廣,帶動更多企業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
福建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厲云在致辭中談到,質量標桿活動深受廣大企業歡迎,大家踴躍參與。目前福建有17家企業獲評全國質量標桿、45家企業獲評省級質量標桿,后續將持續開展標桿創建和質量對標提升行動,努力為質量提升工作提供更多的“福建經驗”。
會上,質量標桿企業進行了經驗分享。第二天,參會代表還走入福建星網銳捷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新大陸數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進行實地考察學習。與會者紛紛表示自己在本次質量標桿交流活動收獲滿滿,對自家企業踏上智能制造征程很有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