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煤灰、煤矸石堆場)
多年以來,煤一直是我國主要能源,以煤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仍在持續。煤炭開采和消耗的同時,煤系固廢物也隨之大量產生,煤系固廢物主要為煤矸石及粉煤灰兩種。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矸石排放國,大型煤矸石山超過3000余座,累計堆存量已逾60億噸。
安徽省淮南市作為被國務院批準為首批建設的13個億噸煤基地之一,更是深受煤系固廢物的困擾。目前,淮南煤矸石堆積量已逾3000萬噸,粉煤灰堆存占地已超過6000畝,且每年仍有大量煤矸石及粉煤灰持續產出。處置方法多以露天堆存為主,不僅占用了大量土地,存在管理難、安全隱患大等諸多問題,易對水源和土壤等造成二次污染,影響生態環境,不利于淮南市打造山水園林城市。
(潘集區涉礦道路建設工程)
為響應十九大提出的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淮南市政府積極尋求煤系固廢物資源化處置出路,結合淮南市當地發展現狀,將煤矸石、粉煤灰等煤系固廢物規模化應用于市政交通建設工程當中。淮南中科盛聯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淮南市潘集區交通局總體統籌下,實現了將煤矸石、粉煤灰及建筑垃圾等傳統固廢物在市政道路基層中的資源化再利用,并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標準化作業流程,為淮南市境內的煤系固廢物的資源化利用拓展出一條全新道路。
中科盛聯“環保土體穩定技術”經過國家環保部科技發展中心及權威專家認證,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符合國家環保經濟政策。公司以高新環保技術為核心,積極帶動地方環保事業發展,通過將煤矸石、粉煤灰及建筑垃圾等一般固廢,采用“易孚森土體穩定技術”,經標準化工藝流程制成新型環保路基材料,在超過傳統路基強度要求的同時,更具備水穩定性強、抗劈裂強度高、抗風化強度高三大優點,有效解決煤系固廢資源化再利用難題,同時起到節約原生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目的。在淮南市政府及各部門的大力推行下,煤系固廢物綜合利用已完成實驗室、小型試驗、市政道路試驗段多層考核,已完全具備大規模應用條件。
(潘集區涉礦道路建設工程)
(潘集區涉礦道路建設工程)
潘集區 2017 年涉礦道路建設工程(潘四東礦朱集東礦地銷煤路)路線由南向北,起點潘姬路(S408),終點為 S339 交叉口,路線全長 4.051 公里。現狀公路屬平原區雙車道三級公路,項目沿線基本為農田、村莊,設計時速 40km/h。結合現場實際情況,為解決該段老路嚴重病害沉陷、翻漿,決定采用換填易孚森固化土處理后做底基層(處理深度20cm)+20cm厚『煤系固廢+建筑垃圾』就地再生固化整平做底基層+15cm厚5%水泥穩定碎石基層+封層+7cm厚AC-13中粒式瀝青混凝土上面層。根據現場試驗檢測與環境監測,煤系固廢物路床的路用指標等各項參數均達到設計要求。
淮南市潘集區涉礦道路采取煤系固廢物資源化建設,是全面建設煤矸石、粉煤灰等煤系固廢物綜合開發利用成為淮南地區的特色產業的重要開端,在環保前提下實現大宗化、規模化應用,徹底解決煤系固廢物占用土地、污染環境、散亂臟雜等問題,為淮南市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進產業轉型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以往以消耗資源為模式的經濟增長方式必須轉變,唯一可以解決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矛盾的方法便是走綠色循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