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注冊

國家級綠色工廠調查:綠色制造已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色工廠不僅僅是生產過程中的節能減排、綠色環保,更重要的是綠色制造。綠色制造是對傳統制造業的一次升級,是綜合考慮環境影響和資源效益的現代化制造模式,目標是不斷推出節能高效的綠色產品。

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有意識地把綠色發展理念貫穿于工業生產全過程,并在綠色產品上舍得投入。

而在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重要區域——遼寧省,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綠色發展不是負擔,而是競爭力,關乎企業的生存和可持續發展。遼寧省躋身國家級綠色工廠的企業制造水平突出,生產節能高效,產品不斷更新,背后的支撐是孜孜以求的技術創新。

壯大綠色企業

支持企業實施綠色戰略綠色標準綠色管理綠色生產健全節能環保法規、標準體系推行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制度

加強節能環保監察

在沈陽航天三菱汽車發動機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航天三菱”)的裝配車間,一個個零部件在經過智能化裝配生產線后,成為一臺臺發動機產品,最后在物流車間下線包裝,發往全國各地汽車廠家。

“這條生產線是在2017年初完成改造的,能生產公司最新研發的渦輪增壓缸內直噴發動機。”航天三菱生產技術準備部部長楊明輝說,公司現有3條發動機裝配線,每隔16秒就有一臺發動機下線。2017年銷售量超過80萬臺,實現營業收入74億元。

發動機裝配線采用了機器人、信息管理系統等智能制造技術,配置清洗、試漏、挺桿測量選配、長缸冷試、電動多軸螺栓擰緊等先進的自動化專用設備,并能對裝配過程進行全程監控,確保裝配質量,實現每臺發動機的裝配質量信息準確追溯。

作為中國汽車民族品牌、國內型譜最全的汽油發動機生產廠家,航天三菱注重將“綠色制造”理念貫穿于發動機產品生產的每一個環節,除了采用最先進的智能制造生產線之外,更在產品上不斷求新。他們研發的新產品渦輪增壓缸內直噴系列發動機采用高壓燃油噴射系統等先進技術,能實現進排氣相位獨立控制,可根據發動機轉速和負荷進行更精確的控制,實現了提高性能、降低油耗的目的,各性能指標在行業內處于領先水平。

機組效率提高一個百分點,用戶每年就能多出幾百萬元利潤

產品節能高效 沈鼓壓縮機的訂單已排到2019年

在沈陽鼓風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沈鼓”)透平轉子車間里,單件小批量的轉子產品正在加工生產中;總裝車間里,為四川空分設備(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制造的空分裝置用壓縮機已進入整機裝配階段。

沈鼓總裝車間副主任劉恭新說,制造一臺壓縮機從零部件生產到最后總裝試車,至少需要8個月時間,公司目前的訂單已足夠再生產一年。

“大型機組的耗能巨大,如果機組效率提高一個百分點,用戶每年就能多出幾百萬元的利潤。”沈鼓副總工程師楊樹華說,節能高效意味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提升。

要達到壓縮機的節能高效,需要最大限度地減少流動、漏氣和機械損失等各類損失,這就需要模型級開發、靜止部件和機組氣動方案優化等。

2016年,沈鼓成功研制合成氣壓縮機用模型級,較之前所用的老系列能頭系數提高約10%,多變效率提高1%至3%,投入使用后可使壓縮機組由三缸變兩缸,同時有效地提高產品效率、降低運行功耗。為延安石油化工廠實施的柴油加氫節能改造項目,蒸汽消耗量比原來減少了1/4,每年可為用戶節約成本幾百萬元。

2017年,沈鼓分別為浙江石化、浙江鎮海、中煤陜西等8個用戶設計制造了9臺合成氣壓縮機組。為新疆勝沃能源開發有限公司設計的原料氣壓縮機組,進行了全新結構設計,將鍛造機殼改為焊接機殼,并且優化了內機殼和端蓋結構,節省了大量材料及加工成本。

楊樹華表示,在設計階段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通過對產品進行創新、優化設計、改進結構等技術措施,能有效節省成本。去年,沈鼓對壓縮機產品進行結構優化設計,僅此一項就節約成本1300多萬元。

在楊樹華看來,產品的功能和質量是綠色制造的前提和基礎,一個無法保證安全平穩運行的產品是談不上綠色環保的。作為中國重大技術裝備行業的支柱型、戰略型領軍企業,多年來,沈鼓不斷實現重大裝備國產化新突破。2017年8月,沈鼓自主研制的10萬空分裝置用壓縮機組正式通過工業運行評審,填補了國內空白,也標志著我國國產化大型空分壓縮機正式進入10萬等級時代。

目前,沈鼓已具備百萬噸乙烯壓縮機組、千萬噸煉油裝置、10萬空分等重大技術裝備研發制造能力,大型離心壓縮機總體設計制造技術以及公司的裝備和制造能力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什么費用都可以省,但研發和培訓的費用一點兒也不能省

在技術上搶占先機 航天三菱瞄準未來10年的市場

“為了贏得市場,必須在技術創新上搶占先機。”航天三菱技術開發部部長李朝暉說,近年來,發動機產品更新速度越來越快,沒有技術創新,市場就無從談起。

“在新車型開發之前,我們就已經做了不止3年的技術儲備。目前,公司正在研發高效節能發動機和混合動力技術平臺,瞄準的是未來10年市場急需的產品。”

準確預判市場,提前五六年做技術儲備,讓航天三菱在每一個關鍵節點都有新款產品問世。2010年前后,面對客戶日益嚴苛的油耗要求,航天三菱瞄向渦輪增壓技術,并迅速占領市場。最新研發的缸內直噴、阿特金森、混合動力等技術,為公司后續健康可持續發展夯實了基礎。

同樣,以創新為基石和動力,幾年來,無論市場形勢如何,沈鼓都在持續加大科研投入,從不含糊。

找準產品高效、節能的發展方向,沈鼓取得了幾百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研究成果,實現了脫硫脫硝、節能降耗改造升級、污水處理以及清潔能源應用等領域產品研制的新突破。

作為我國參與裝備制造業國際市場競爭的王牌,沈鼓不斷打破國外公司的技術壟斷,出色完成了一項又一項為國計民生重大工程項目提供國產裝備的任務。

“什么費用都可以省,但研發和培訓的費用一點兒也不能省。”兼任沈鼓研究院院長的楊樹華這樣轉述集團董事長的話。

沈鼓研發經費比重從2011年的5.7%增加到2016年的7.4%,自主創新體系模式不斷完善,形成了特邀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技術研發體系和特色鮮明的產學研聯合新模式。

2006年,與大連理工大學聯合創建的“沈鼓—大工研究院”正式掛牌。這隸屬于企業的研究院設在學校里,學校派來駐院的老師,專職負責企業研發;企業也派人進駐,帶來的是應市場需求而設的課題和穩定有保障的研發經費。老師還是學校的老師,但享受的是企業的待遇;合作產生的研發成果歸企業所有,用作技術儲備和生產應用。

創新、靈活的合作模式和機制,讓“沈鼓—大工研究院”一直保持著旺盛的創新力。研究院先后承擔科研課題160余項,獲得發明專利8項。攻克壓縮機、蒸汽輪機、通風機、泵類產品、大型容器等產品研發過程中十多項技術難題,多項重大產品填補國內空白。

到2020年,沈鼓將完成54種世界級新產品、200多項重大技術攻關,成為世界一流的國際化透平裝備研發制造企業集團。

對企業而言

綠色發展不是負擔

而是競爭力

綠色制造的目標是使產品從設計、制造、包裝、運輸、使用到報廢處理的整個生命周期中,廢棄資源和有害物排放最小,資源利用率最高,能源消耗最低。

無論是航天三菱還是沈鼓,綠色發展的理念始終貫穿于工業生產全程。

航天三菱的裝配車間里,一切井然有序。根據生產線工藝流程,合理選定設備規格并對物流輸送、信息管控以及風、水、電等動力供應統籌設計,避免物料配送路線、動力管路等迂回交錯,提高了效率,節約了成本。他們投入2000多萬元建了水源熱泵機組,大幅降低能源使用費用。完善的廢水、廢氣等處理設備讓所有污染物全部經過處理達標后排放。

為建設高效清潔循環低碳的綠色工廠,航天三菱制定了綠色發展規劃和綠色工廠目標,下一步擬實施空壓機余熱回收項目和有源濾波器項目,通過余熱回收裝置,將空壓機產生的余熱用換熱器回收利用。

在余熱利用上,沈鼓也別出心裁。經技術攻關,他們將空壓機動力站房換熱器風冷改為水冷,每月節約用電1.8萬千瓦時。對蒸汽換熱后產生的冷凝水進行熱量回收,解決了數個辦公樓的采暖問題,年節約標準煤403噸。

壓縮機產品在試車過程中容易產生跑冒滴漏,造成整個試車臺區域滿是油污。

“我們現在一年的用油量僅是過去一個月的量。”劉恭新說,總裝車間將試車臺無油化、清潔化、目視化設定為改善目標,推行了一系列管控措施,將試車臺位固化改變油管連接方式,制作接油槽,調整試車工藝等,有效地減少了油污染,全年節約用油成本12萬余元。

沈鼓還開發了基于實際機芯的壓縮機性能計算軟件,在線對機組運行性能進行監測、分析,判斷工況點是否運行在高效區,為系統優化提供依據。

楊樹華說,壓縮機市場經過多年發展,增量市場增速已明顯放緩,沈鼓高度重視存量市場,把新技術應用于已有機組的綠色再制造,一些經過改造的老用戶均在當年收回成本,節能效果十分明顯。對企業而言,綠色發展不是負擔,而是競爭力。

  綠色工廠評選標準(部分)

  基礎設施

  工廠新建、改建和擴建建筑時

  應遵守國家相關產業政策和有關要求

  產品

  減少所使用材料的種類

  延長產品壽命

  排放

  滿足污染物處理設備、大氣污染物排放、水體污染物排放、固體廢物排放、噪聲排放、溫室氣體排放等各項基本要求

  績效

  單位產品主要污染物產生量、

  主要原材料消耗量等

  不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全面推行綠色制造

    到2020年,建成千家綠色示范工廠和百家綠色示范園區,部分重化工行業能源資源消耗出現拐點重點行業主要污染物排放強度下降20%

  到2025年,制造業綠色發展和主要產品單耗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綠色制造體系基本建立



    構建綠色制造體系

  加快制造業綠色改造升級全面推進鋼鐵、有色、化工、建材、輕工、印染等傳統制造業綠色改造

  大力研發推廣余熱余壓回收、水循環利用、重金屬污染減量化、有毒有害原

  料替代、廢渣資源化、脫硫脫硝除塵等綠色工藝技術裝備

  加強綠色產品研發應用推廣輕量化、低功耗、易回收等技術工藝,持續提升電機、鍋爐、內燃機及電器等終端用能產品能效水平

  加快淘汰落后機電產品和技術

  積極引領新興產業高起點綠色發展大幅降低電子信息產品生產、使用能耗及限用物質含量

  建設綠色數據中心和綠色基站大力促進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裝備、生物產業綠色低碳發展


來源:遼寧日報 閱讀量:12400 |   收藏
相關閱讀
評論


推薦閱讀
一本一道久久综合久久| 西西人体www44rt大胆高清| 国产精品色内内在线播放| 99精品热女视频专线| 国产肝交视频在线观看| 999在线视频精品免费播放观看|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91久久另类重口变态|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 国产精品午夜无码体验区| 18级成人毛片免费观看|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观看| 雏女强破瓜在线观看| 国产乱偷国产偷高清|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夜夜爽| 又粗又大又猛又爽免费视频| 男人j进女人p免费动态图| 亚洲韩国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亚洲电影| 亚洲午夜爱爱香蕉片|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ⅴ大香| 性欧美成人免费观看视| 一个人看的www在线观看免费| 在车里被撞了八次高c| 94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 国产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蜜桃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影院|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美女| 福利视频一区二区牛牛| 交换同学会hd中字| 欧美一区二区日韩国产| 乌克兰大白屁股| 成人免费淫片在线费观看| yy6080欧美三级理论| 国产精品成人网站| 视频一区视频二区制服丝袜| 四虎影院的网址| 毛片大全免费看| 亚洲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日朝欧美亚洲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