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注冊

工信部推進環保裝備制造業發展 產業產值將達萬億元

核心提示:《關于加快推進環保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包括到2020年,行業創新能力明顯提升,關鍵核心技術取得新突破,創新驅動的行業發展體系基本建成;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在每個重點領域支持一批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規范企業,培育十家百億規模龍頭企業,打造千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環保裝備制造業產值達到一萬億元

中國金融信息網訊  工業和信息化部24日發布《關于加快推進環保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全面推行綠色制造,提升環保裝備制造業水平,促進環保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實現有效供給

意見指出,到2020年,行業創新能力明顯提升,關鍵核心技術取得新突破,創新驅動的行業發展體系基本建成。先進環保技術裝備的有效供給能力顯著提高,市場占有率大幅提升。主要技術裝備基本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在每個重點領域支持一批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規范企業,培育十家百億規模龍頭企業,打造千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形成若干個帶動效應強、特色鮮明的產業集群。環保裝備制造業產值達到10000億元。 

意見還提出多項主要任務,包括強化技術研發協同化創新發展、推進生產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發展、推動產品多元化品牌化提升發展、引導行業差異化集聚化融合發展、鼓勵企業國際化開放發展。其中推進生產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發展具體措施包括,探索推進非標產品模塊化設計、標準化制造,推廣物聯網、機器人、自動化裝備和信息化管理軟件在生產過程中的應用,提高環保裝備制造業智能制造和信息化管理水平,實現生產過程精益化管理。加大綠色設計、綠色工藝、綠色供應鏈在環保裝備制造領域的應用,開展生產過程中能效、水效和污染物排放對標達標,創建綠色示范工廠,提高行業綠色制造的整體水平。 

意見緊緊圍繞綠色發展以及為改善環境質量提供有效供給的雙目標,聚焦大氣、水、土壤等環境治理熱點難點問題以及新形勢下生態環境保護需求對環保裝備提出的新要求,從大氣污染防治裝備、水污染防治裝備、固體廢物處理處置裝備、土壤污染修復裝備、資源綜合利用裝備、環境污染應急處理裝備、環境監測專用儀器儀表、環境污染防治專用材料與藥劑、噪聲與振動控制裝備八個重點發展領域,既提出了今后一段時期行業亟待攻克的關鍵核心技術裝備的研發方向,又提出了發展多污染物協同處理、深度治理、綜合利用、節能降耗、高效智能等新要求;在滿足當前污染治理需求的同時又增加了趨勢性、前瞻性技術裝備的儲備;同時根據裝備技術成熟度將每個細分行業重點領域分成重點研發與重點推廣兩部分。

附:

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加快推進環保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指導意見

工信部節〔2017〕250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

環保裝備制造業是節能環保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護環境的重要技術基礎,是實現綠色發展的重要保障。近年來,環保裝備制造業規模迅速擴大,發展模式不斷創新,服務領域不斷拓寬,技術水平大幅提升,部分裝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2016年實現產值6200億元,比2011年翻一番。隨著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工業綠色轉型步伐進一步加快,為環保裝備制造業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市場空間、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但同時,環保裝備制造業創新能力還不強,產品低端同質化競爭嚴重,先進技術裝備應用推廣困難等問題依然突出。為貫徹落實《中國制造2025》和《“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全面推行綠色制造,提升環保裝備制造業水平,促進環保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實現有效供給,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思路和目標

(一)總體思路。全面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生態文明建設和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的決策部署,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強化創新驅動,優化產品結構,完善標準體系,促進融合發展,落實和完善支持行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激發行業發展的內生動力和市場主體活力,引導全行業轉變發展方式,提高行業核心競爭力,全面提升先進環保裝備有效供給,為綠色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二)工作目標。到2020年,行業創新能力明顯提升,關鍵核心技術取得新突破,創新驅動的行業發展體系基本建成。先進環保技術裝備的有效供給能力顯著提高,市場占有率大幅提升。主要技術裝備基本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在每個重點領域支持一批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規范企業,培育十家百億規模龍頭企業,打造千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形成若干個帶動效應強、特色鮮明的產業集群。環保裝備制造業產值達到10000億元。

二、主要任務

(一)強化技術研發協同化創新發展。鼓勵企業圍繞亟待解決的環境污染熱點難點問題和不斷提升的環保標準需求,以突破關鍵共性技術為目標,以行業關鍵共性技術為依托,以產業鏈為紐帶,培育創建技術創新中心、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引導企業沿產業鏈協同創新,推動形成協同創新共同體,實現精準研發,攻克一批污染治理關鍵核心技術裝備以及材料藥劑。加強應用推廣平臺建設,完善產業化機制,鼓勵創新成果轉化,推動裝備與治理項目精準對接,加快在鋼鐵、有色、化工、建材等傳統制造業綠色化改造中的應用。

(二)推進生產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發展。探索推進非標產品模塊化設計、標準化制造,推廣物聯網、機器人、自動化裝備和信息化管理軟件在生產過程中的應用,提高環保裝備制造業智能制造和信息化管理水平,實現生產過程精益化管理。加大綠色設計、綠色工藝、綠色供應鏈在環保裝備制造領域的應用,開展生產過程中能效、水效和污染物排放對標達標,創建綠色示范工廠,提高行業綠色制造的整體水平。

(三)推動產品多元化品牌化提升發展。優化環保裝備產品結構,拓展產品細分領域,逐步開發形成針對不同行業、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成套化、系列化產品,針對環境治理成本和運行效率,重點發展一批智能型、節能型先進高效環保裝備,根據用戶治理需求和運行環境,打造一批定制化產品。加強環保裝備產品品牌建設,建立品牌培育管理體系,推動社會化質量檢測服務,提高產品質量檔次,提升自主品牌市場認可度,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知名度的自主品牌,提高品牌附加值和國際競爭力。

(四)引導行業差異化集聚化融合發展。鼓勵環保裝備龍頭企業向系統設計、設備制造、工程施工、調試維護、運營管理一體化的綜合服務商發展,中小企業向產品專一化、研發精深化、服務特色化、業態新型化的“專精特新”方向發展,形成一批由龍頭企業引領、中小型企業配套、產業鏈協同發展的聚集區。引導環保裝備制造與互聯網、服務業融合發展,積極探索新模式、新業態,加快提升制造型企業服務能力和投融資能力。推進軍民融合,促進軍民兩用裝備在環境污染治理領域的應用推廣。鼓勵傳統制造企業利用自身技術優勢向環保裝備制造業拓展,延伸產業鏈條的深度和廣度。

(五)鼓勵企業國際化開放發展。鼓勵環保裝備企業加強合作,采取優勢互補、強強聯合形式,積極拓展國外市場,通過技術引進、合作研發、直接投資等方式參與海外環保工程建設和運營,引導環保裝備制造業由以單機出口為主向提供成套設備和服務為主的國際設備總承包和工程總包轉變。鼓勵環保裝備企業與基礎設施建設企業聯合,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國際產能合作中的環境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充分利用雙邊、多邊合作機制和交流平臺,加強與國外企業信息、技術和項目交流合作,推動環保技術裝備專利、標準等國際互認,實現國際化對接。

三、重點領域

(一)大氣污染防治裝備。重點研發PM2.5和臭氧主要前體物聯合脫除、三氧化硫(SO3)、重金屬、二噁英處理等趨勢性、前瞻性技術裝備。研發除塵用脈沖高壓電源等關鍵零部件,推廣垃圾焚燒煙氣、移動源尾氣、揮發性有機物(VOCs)廢氣的凈化處置技術及裝備。推進燃煤電廠超低排放以及鋼鐵、焦化、有色、建材、化工等非電行業多污染物協同控制和重點領域揮發性有機物控制技術裝備的應用示范。

(二)水污染防治裝備。重點攻關厭氧氨氧化技術裝備和電解催化氧化、超臨界氧化裝等氧化技術裝備,研發生物強化和低能耗高效率的先進膜處理技術與組件,開展飲用水微量有毒污染物處理技術裝備等基礎研究。重點推廣低成本高標準、低能耗高效率污水處理裝備,燃煤電廠、煤化工等行業高鹽廢水的零排放治理和綜合利用技術,深度脫氮除磷與安全高效消毒技術裝備。推進黑臭水體修復、農村污水治理、城鎮及工業園區污水廠提標改造,以及工業及畜禽養殖、垃圾滲濾液處理等領域高濃度難降解污水治理應用示范。

(三)土壤污染修復裝備。重點研發土壤生物修復、強化氣相抽提(SVE)、重金屬電動分離等技術裝備。重點推廣熱脫附、化學淋洗、氧化還原等技術裝備。研究石油、化工、冶煉、礦山等污染場地對人居環境和生態安全影響,開展農田土壤污染、工業用地污染、礦區土壤污染等治理和修復示范。

(四)固體廢物處理處置裝備。重點研發建筑垃圾濕法分選、污染底泥治理修復、垃圾高效厭氧消化、垃圾焚燒煙氣高效脫酸、焚燒煙氣二噁英與重金屬高效吸附、垃圾焚燒飛灰資源化處理等技術設備。重點推廣水泥窯協同無害化處置成套技術裝備、有機固廢絕氧熱解技術裝備、先進高效垃圾焚燒技術裝備、焚燒爐渣及飛灰安全處置技術裝備,燃煤電廠脫硫副產品、脫硝催化劑、廢舊濾袋無害化處理技術裝備、低能耗污泥脫水、深度干化技術裝備、垃圾滲濾液濃縮液處理、沼氣制天然氣、失活催化劑再生技術設備等。針對生活垃圾、危險廢物焚燒處理領域技術裝備工藝穩定性、防治二次污染,以及城鎮污水處理廠、工業廢水處理設施污泥處理處置等重點領域開展應用示范。

(五)資源綜合利用裝備。重點研發基于物聯網與大數據的智能型綜合利用技術裝備,研發推廣與污染物末端治理相融合的綜合利用裝備。在尾礦、赤泥、煤矸石、粉煤灰、工業副產石膏、冶煉渣等大宗工業固廢領域研發推廣高值化、規模化、集約化利用技術裝備。在廢舊電子電器、報廢汽車、廢金屬、廢輪胎等再生資源領域研發智能化拆解、精細分選及綜合利用關鍵技術裝備,推廣應用大型成套利用的環保裝備。加快研發廢塑料、廢橡膠的改性改質技術,以及廢舊紡織品、廢脫硝催化劑、廢動力電池、廢太陽能板的無害化、資源化、成套化處理利用技術裝備。在秸稈等農業廢棄物領域推廣應用飼料化、基料化、肥料化、原料化、燃料化的“五料化”利用技術裝備。

(六)環境污染應急處理裝備。重點研發危險化學品事故、航運中危化品(氰化物)防泄漏及應急治理的應急技術裝備。重點推廣移動式三廢應急處理技術裝備、水上溢油應急處置技術裝備等。開展危險化學品事故、藍藻水華應急處置等技術裝備的應用示范。

(七)環境監測專用儀器儀表。重點研發污染源水質聚類分析、水質毒性監測,石化、化工園區大氣污染多參數連續監測與預警,生物監測及多目標物同步監測,以及應急環境監測等技術裝備。重點推廣污染物現場快速監測、揮發性有機物、氨、重金屬、三氧化硫(SO3)等多參數多污染物連續監測,車載、機載和星載等區域化、網格化環境監測技術裝備,以及農田土壤重金屬和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快速檢測、診斷等技術裝備。

(八)環境污染防治專用材料與藥劑。重點研發新型高效水處理材料與藥劑、超凈過濾、高效氣固分離材料,土壤重金屬和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固化脫除、微生物修復、生態修復、環保用納米材料及藥劑。重點推廣高效低阻長壽命除塵濾料、脫硫用耐腐蝕襯板、土壤重金屬鈍化材料及藥劑、揮發性有機物處理用催化劑、垃圾除臭劑、原位鈍化、固定、生物阻隔材料及藥劑等。

(九)噪聲與振動控制裝備。重點推廣軌道交通隔振技術裝備、高速鐵路聲屏障技術裝備、陣列式消聲器、低頻噪聲源頭診治裝備等關鍵技術裝備等。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行業規范引導。按照環保裝備制造業的細分領域,制定分領域的規范條件,發布符合規范條件企業名單,引導生產要素向優勢企業集中。定期修訂發布《國家鼓勵發展的重大環保技術裝備目錄》,加快先進技術裝備的研發和推廣應用。進一步完善行業標準體系,引領產品標準化、系列化、通用化、成套化發展。構建行業經濟運行監測體系,規范環保裝備制造業有序發展。

(二)加大財稅金融支持力度。充分利用綠色制造、工業轉型升級、節能減排、技術改造等現有資金渠道,發揮節能節水環保專用設備所得稅優惠政策和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機制,支持先進環保技術裝備產業化示范和推廣應用。積極推動綠色信貸、綠色債券、融資租賃、知識產權質押貸款、信用保險保單質押貸款等金融產品,加大對環保裝備制造業的支持力度。鼓勵社會資本按市場化原則設立產業基金,投資環保裝備制造業。

(三)充分發揮中介組織作用。利用相關行業協會、科研院所和咨詢機構等熟悉行業、貼近企業的優勢,積極開展政策宣傳、技術交流、標準制定、運行監測、行業自律等工作,做好政府與行業、企業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推動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四)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圍繞環保裝備制造業發展需要,建立和完善多元化人才培訓體系,加強具有創新精神的專業技術人才和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加強“走出去”人才的儲備和培養,為行業發展提供多層次創新人才保障。

《關于加快推進環保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指導意見》的解讀

 為貫徹落實《中國制造2025》和《“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全面推進綠色制造,提升環保裝備制造業水平,促進環保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研究制定了《關于加快推進環保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現就《指導意見》有關內容解讀如下:

問題1:《指導意見》是在什么樣的背景下制定的?

答:環保裝備制造業是節能環保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為環境保護提供技術和物質基礎的產業。發展環保裝備制造業,是防治環境污染、推進工業綠色發展的重要舉措。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將綠色發展定位為五大發展理念之一,對我國環保裝備制造業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以提高環境質量為核心,實施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為環保裝備制造業發展帶來巨大的市場空間。發展壯大綠色制造產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對環保裝備制造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從行業自身發展來看,當前環保裝備制造業正在從高速增長向持續穩定增長的新階段的過渡,傳統領域市場趨于飽和,新興領域市場逐步拓展。但目前環保裝備制造業創新能力不強,產品低端同質化競爭嚴重,先進技術裝備應用推廣困難等問題依然突出,與當前綠色發展的要求仍有較大差距。貫徹落實《中國制造2025》和《“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全面推進綠色制造,緊密圍繞綠色發展的目標和任務,加快推進環保裝備制造業持續健康發展,對全面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先進環保裝備的有效供給、促進綠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問題2:《指導意見》編制的過程是怎樣的?

答:在編制《指導意見》的過程中,我們主要開展了以下工作:一是評估行業發展情況。2016年3月-6月,委托中國環保機械行業協會對環保裝備制造業發展進行了全面評估,總結行業發展成績,深入剖析制約行業發展的問題,研判行業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二是開展專項調研。在前期評估基礎上,2016年7月-12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組織有關專家赴北京、四川、江蘇、福建等地進行了充分調研,了解各地環保裝備制造業行業發展現狀,聽取了地方工業主管部門就推動環保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意見和建議。三是召開專題座談。在開展調研的同時,還針對大氣、水、土壤等環保裝備制造業不同細分領域,分別召開了行業骨干企業、有關專家參與的座談會,就如何推動環保裝備制造業健康持續發展進行了交流討論。四是組織文件編制。在上述工作基礎上,起草完成《指導意見》初稿,并多次組織專家討論,對初稿進行修改完善,形成了《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五是廣泛征求意見。就《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我們先后征求了部內相關司局、地方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相關行業協會的意見,并在我部網站向社會各界公開征求了意見。在充分吸納各方面意見基礎上,形成了《指導意見》發布稿。

問題3:《指導意見》的總體思路和目標是如何考慮的?

《指導意見》的總體思路是:全面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生態文明建設和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的要求,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全面提升先進環保裝備有效供給為主線,強化創新驅動,優化產品結構,完善標準體系,促進融合發展,落實和完善支持行業發展的相關政策,激發行業發展的內生動力和市場主體活力,引導全行業轉變發展方式,提高行業核心競爭力,為綠色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指導意見》確立的目標是:到2020年,行業創新能力明顯提升,關鍵核心技術取得新突破,創新驅動的行業發展體系基本建成。先進環保技術裝備的有效供給能力顯著提高,市場占有率大幅提升。主要技術裝備基本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在每個重點領域支持一批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規范企業,培育十家百億規模龍頭企業,打造千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形成若干個帶動效應強、特色鮮明的產業集群。環保裝備制造業產值達到10000億元。

問題4:《指導意見》對環保裝備制造業發展提出了哪些方面的要求?

答:《指導意見》從五個方面對環保裝備制造業提出了發展的重點方向:

一是強化技術研發協同化創新發展。創新能力不強一直以來是制約環保裝備制造業發展的突出問題。鑒于此,《指導意見》提出鼓勵企業圍繞亟待解決環境污染熱點難點問題,以突破關鍵共性技術為目標,以行業關鍵共性技術為依托,以產業鏈為紐帶,引導企業沿產業鏈協同創新,推動形成協同創新共同體,實現精準研發,提高產品研發效率,攻克一批污染治理關鍵核心技術裝備以及材料藥劑。此外,為加快創新成果轉化,《指導意見》提出加強應用推廣平臺建設,推動裝備與治理項目精準對接,加快在鋼鐵、有色、化工、建材等傳統制造業綠色化改造中的應用。

二是推進生產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發展。智能化和綠色化是《中國制造2025》對我國制造業提出的重要發展方向,對于環保裝備制造業,要深入落實《中國制造2025》要求,一方面要推廣物聯網、機器人、自動化裝備和信息化管理軟件在生產過程中的應用,提高環保裝備制造業智能制造水平和信息化管理水平,實現生產過程的精益化管理;同時還要加大綠色設計、綠色工藝、綠色供應鏈的推廣應用,開展生產過程中能效、水效和污染物排放對標達標,創建綠色示范工廠,提高行業綠色制造的整體水平。

三是推動產品多元化品牌化提升發展。盡管近幾年我國環保裝備產品無論是種類和還是數量都有長足的增長,但自主品牌的先進環保裝備比例還不高,國際影響力不夠。《指導意見》提出要優化環保裝備產品結構,拓展產品細分領域,逐步開發形成針對不同行業、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成套化、系列化產品,針對環境治理成本和運行效率,重點發展一批智能型、節能型先進高效環保裝備,根據用戶治理需求和運行環境,打造一批定制化產品。加強品牌建設,提升自主品牌市場認可度,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知名度的自主品牌,提高品牌附加值和國際競爭力。

四是引導行業差異化集聚化融合發展。目前,我國環保裝備制造業產品低端同質化競爭仍比較嚴重,先進技術裝備應用推廣困難等問題依然突出。《指導意見》針對不同規模企業提出了差異化的發展方向:一方面鼓勵環保裝備龍頭企業向系統設計、設備制造、工程施工、調試維護、運營管理一體化的綜合服務商發展,另一方面引導中小企業向產品專一化、研發精深化、服務特色化、業態新型化的“專精特新”方向發展,形成一批由龍頭企業引領、中小型企業配套、產業鏈協同發展的聚集區。同時在新模式、新業態方面,還提出要引導環保裝備制造與互聯網、服務業、金融業融合發展,推進軍民融合,鼓勵傳統制造企業拓展環保裝備制造領域業務,促進產業鏈條向深度和廣度延伸。

五是鼓勵企業國際化開放發展。針對當前環保裝備制造業發展過渡依靠國內市場,國際市場份額小,企業之間孤立松散地參與國際競爭的問題,《指導意見》鼓勵環保裝備企業加強合作,采取優勢互補、強強聯合形式,積極拓展國外市場,引導環保裝備制造業由以單機出口為主向提供成套設備和服務為主的國際設備總承包和工程總包轉變。鼓勵環保裝備企業與基礎設施建設企業聯合,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國際產能合作中的環境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充分利用雙邊、多邊合作機制和交流平臺,加強與國外企業信息、技術和項目交流合作,推動環保技術裝備專利、標準等國際互認,實現國際化對接。

問題5:關于《指導意見》重點領域有哪些具體考慮?

答:《指導意見》緊緊圍繞綠色發展以及為改善環境質量提供有效供給的雙目標,聚焦大氣、水、土壤等環境治理熱點難點問題以及新形勢下生態環境保護需求對環保裝備提出的新要求,從大氣污染防治裝備、水污染防治裝備、固體廢物處理處置裝備、土壤污染修復裝備、資源綜合利用裝備、環境污染應急處理裝備、環境監測專用儀器儀表、環境污染防治專用材料與藥劑、噪聲與振動控制裝備八個重點發展領域,既提出了今后一段時期行業亟待攻克的關鍵核心技術裝備的研發方向,又提出了發展多污染物協同處理、深度治理、綜合利用、節能降耗、高效智能等新要求;在滿足當前污染治理需求的同時又增加了趨勢性、前瞻性技術裝備的儲備;同時根據裝備技術成熟度將每個細分行業重點領域分成重點研發與重點推廣兩部分。

問題6:在推動環保裝備制造業發展方面有哪些保障措施?

一是加強行業規范引導。當前行業發展正在從高速增長向持續穩定增長的新階段的過渡,行業規范發展尤為重要,為此,《指導意見》提出對當前行業發展按照環保裝備制造業的細分領域,制定分領域的規范條件,發布符合規范條件企業名單,引導生產要素向優勢企業集中。定期修訂發布《國家鼓勵發展的重大環保技術裝備目錄》,加快先進技術裝備的研發和推廣應用。進一步完善行業標準體系,引領產品標準化、系列化、通用化、成套化發展。構建行業經濟運行監測體系,規范環保裝備制造業有序發展。

二是加大財稅金融支持力度。根據《環境保護法》“采取財稅、價格以及政府采購等方面的政策措施,鼓勵和支持環保裝備的發展”的要求,《指導意見》提出充分綠色制造、工業轉型升級、節能減排、技術改造等利用現有資金渠道,發揮節能節水環保專用設備所得稅優惠政策和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機制,支持先進環保技術裝備產業化示范和推廣應用。積極推動綠色信貸、綠色債券、融資租賃、知識產權質押貸款、信用保險保單質押貸款等等金融產品加大對環保裝備制造業支持力度。鼓勵社會資本按市場化原則設立產業基金,投資環保裝備制造業。

三是充分發揮中介組織支撐作用。發揮中介組織對行業發展的自治自律功能是行業發展的重要工作之一。《指導意見》提出利用相關行業協會、科研院所和咨詢機構等熟悉行業、貼近企業的優勢,積極開展政策宣傳、技術交流、標準制定、運行監測、行業自律等工作,做好政府與行業、企業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推動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四是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基于人才培養在推動行業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支撐作用,《指導意見》提出圍繞環保裝備制造業發展需要,建立和完善多元化人才培訓體系,加強具有創新精神的專業技術人才和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加強“走出去”人才的儲備和培養,為行業發展提供多層次創新人才保障。


來源:低碳工業網 閱讀量:10262 |   收藏
相關閱讀
評論


推薦閱讀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资源| 国产三级精品在线观看| 鲁啊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免费看久久久无码| 67194在线午夜亚洲| 国产精品国产午夜免费福利看| 69SEX久久精品国产麻豆|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专区| 野花社区视频www|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美女免费视频黄的| 嗯~啊太紧了妖精h| 痴汉の电梯在线播放| 免费观看国产小粉嫩喷水| 激情无码人妻又粗又大| 亚洲美女免费视频| 欧美成a人片在线观看久|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 日韩美女在线观看一区|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欧美狠狠|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喷水|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黑人| 两性午夜又粗又大又爽视频| 天天影院良辰美景好时光电视剧| 一级做a爱片特黄在线观看yy| 在线天堂av影院| 91短视频网站| 国产成 人 综合 亚洲专| 羞羞社区在线观看视频| 北条麻妃毛片在线视频| 毛片基地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 | 亚洲成av人片高潮喷水| 最新中文字幕一区| 久久国产免费一区| 官场猎艳警花美乳美妇| avtt香蕉久久|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宅男| 色妞视频资源在线观看|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