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聯合印發了《關于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的指導意見》(簡稱《指導意見》),這是我國首次針對具體技術領域提出創新體系建設,既落實了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戰略部署,也凸顯了綠色技術創新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必要性與緊迫性。石油石化行業作為傳統能源行業,如何通過加快技術創新,實現行業發展與區域發展、生態環境、人類發展等同步協調,也是行業綠色轉型升級亟須攻克的關鍵問題。
作者丨劉長松
專家解讀
堅持市場導向作用 強化企業主體地位
根據《指導意見》,綠色技術主要包括節能環保、清潔生產、清潔能源、生態保護與修復、城鄉綠色基礎設施、生態農業等領域,涵蓋產品設計、生產、消費、回收利用等環節。
構建綠色技術創新體系是建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實現經濟和生態環境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是推動綠色技術革命和產業革命的重大舉措,也是解決我國現實生態環境問題的重要支撐。
《指導意見》提出堅持市場導向構建綠色技術創新體系,充分發揮市場在綠色技術創新領域、技術路線選擇及創新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提升企業在綠色技術創新中的主體作用,推動綠色技術創新與現實需求的結合。要促進成果轉化利用。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和科技體制改革,創新管理方式,激發創新活力,促進成果轉化應用,形成綠色技術創新的體制基礎。
《指導意見》從培育創新主體、強化導向機制、推進成果轉化、優化創新環境、加強國際合作五個方面提出政策措施:一是通過激勵型政策調動企業積極性,通過機制創新突破綠色技術創新面臨的瓶頸因素,如允許綠色技術發明人或研發團隊以持有股權、分紅等形式獲得技術轉移轉化和收益,科研人員離崗后仍保留持有股權的權利,依法依規建立一批分領域、分類別的專業綠色技術創新聯盟等。二是通過制定發布綠色產業目錄、綠色技術推廣目錄以及積極發揮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的作用,來支持重點綠色技術創新成果轉化應用。三是為綠色技術創新提供公共服務平臺,建立國家綠色技術交易市場以及開展綠色技術創新綜合示范區建設等。四是規范創新主體行為,為推動綠色科技創新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五是支持綠色技術創新的國際合作,如建立“一帶一路”綠色技術創新聯盟,支持國家級技術開發區建設國際合作生態園區等。
為推動落實,《指導意見》還提出將綠色技術創新成果、推廣應用情況等納入創新驅動發展、高質量發展、生態文明建設評價考核內容,加強示范引領,探索綠色技術創新與綠色管理制度協同發力。
加大資源投入力度 建立現代產業體系
石油石化企業要貫徹落實綠色發展理念,積極推動綠色技術創新,多措并舉持續提升綠色競爭力。
加大對綠色技術創新的資源投入力度,不斷完善創新體系。企業發展不能只有規模性擴張,產業進一步發展需要強化科技支撐,加大技術性投入力度,發展高附加值產品,切實補齊產業發展短板,積極推動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產業鏈,提高產業關聯度和園區化發展水平,組建一批創新平臺、戰略聯盟、示范基地,培育形成綠色低碳新動能、新亮點和新增長點。
行業發展要積極貫徹新發展理念和國家戰略性需求,加大對綠色技術創新的資源投入力度,探索建立行業綠色發展專項基金和綠色技術創新人才培養基地,加強對各企業以及科研院所技術創新發展的資金投入,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讓社會資本有機會參與企業綠色技術創新發展的過程當中,實現合作共贏。
推動行業綠色低碳標準化建設,深化綠色技術產學研合作。我國目前正面臨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積極建立行業標準,有利于創新技術產業化,更有利于石油石化企業“走出去”。石油石化行業要加快推進行業標準和技術規范制定,出臺綠色環保領域的技術規范或行業標準,引導企業走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道路。
要深化綠色技術產學研合作水平,打破部分企業“閉門造車”的現象,推進綠色技術創新產學研合作一體化。通過全面深化改革,進一步整合行業各類創新資源和研發力量,有效應對市場變化和行業發展需要,不斷提升科技創新的前瞻性與時效性,提高綠色技術成果的轉化率。
不斷完善綠色產業鏈條,推動建立現代化產業體系。要加快提高石油石化行業綠色智能科技研發能力建設,進一步推動行業綠色化、智能化融合發展的規范化、制度化,加強同國際領先石油石化企業的合作交流,以綠色科技促進綠色生產和綠色消費。針對綠色技術創新市場化程度不高、政策支持不足、創新保障體系不完善等問題,積極推動綠色技術應用,建立和完善現代綠色生產方式,打造綠色低碳產業示范園區。將綠色創新激勵與評價考核結果掛鉤,提高相關人員的主觀能動性,進而推動整體性產業變革和綠色化轉型發展。
塑造綠色發展文化 深化綠色創新認識
石油石化作為傳統能源行業,在構建綠色技術創新體系的過程中,還需在轉變觀念、深化認識、營造氛圍等方面加強建設,增強企業綠色發展軟實力。
塑造綠色企業文化,營造綠色發展氛圍。綠色企業文化建設是以樹立綠色思維、進行綠色設計、組織綠色生產、開展綠色營銷為手段,以滿足員工、用戶和社會的綠色需求為動力,實現企業、員工、生態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企業經營文化。它要求企業在追逐經濟效益的同時,更要重視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提高產品的社會滿意度,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獲得社會公眾的廣泛認可。按照綠色企業文化的要求,對戰略、規劃、組織、研發、生產、營銷、售后服務等全流程、各環節全面進行綠色化改造,加大技術創新力度,運用綠色技術,生產綠色產品,最大限度地降低企業發展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提升資源利用效率和企業的綠色競爭力,最終實現企業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生態環境質量改善協調同步,走企業與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雙贏之路。
轉變發展觀念,履行社會責任。綠色技術創新是推動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手段,還可以形成企業新的市場競爭力。企業管理層要提高對綠色技術創新的重視,發揚企業家精神,把企業綠色技術創新上升到戰略層面,要認識到綠色創新才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石油石化企業要加大在綠色技術創新領域的各類投入力度,完善創新體系,提升管理效率,把綠色技術創新發展與企業發展等同起來,積極承擔生態環境保護等社會責任,改善企業社會形象,打造企業綠色發展的“新名片”。(作者劉長松為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副研究員,經濟學博士)
圖表來源:中國石油2017年度環境保護公報、中國石油2018年度社會責任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