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科技部關于發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主要經濟作物優質高產與產業提質增效科技創新”等重點專項2019年度定向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要求,由寧夏科技廳組織申報《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業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受科技部委托,為了更好的集中國內外科研力量組織項目實施,現就面向社會公開征集項目參與單位公告如下。
一、項目參與單位遴選方式
堅持公平、公開原則,采用面向社會公開征集和邀請參加項目參與單位遴選相結合的方式,通過專家評審、擇優遴選(不設淘汰比例)的方式公開征集10家項目參與單位。
二、項目參與單位遴選條件
必須符合科技部項目申報指南通知中“申請資格要求”。
三、項目參與單位遴選標準
寧夏科技廳按照“圍繞產業、聚焦瓶頸、重點突破”的原則,結合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業發展實際,緊扣項目指南中研究內容和考核指標,確定以下遴選標準。
(一)申報單位工作條件:項目申報單位須在指南規定的研究內容范圍內具有良好的軟硬件條件與研究基礎。
(二)申報負責人研究基礎:項目申報單位牽頭申報人須在指南規定的研究內容范圍內具有良好的研究基礎。
(三)申報團隊組成:申報單位團隊人員組成合理,熟悉指南規定的研究內容相關研究領域。牽頭申報人與團隊成員有良好的合作基礎;團隊人員具有良好的專業結構和年齡結構;示范企業科研團隊應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服務能力。
(四)研究思路:申報團隊熟悉掌握項目申報指南要求的研究內容和考核指標,并針對項目指南選定本單位擬申請參與的任務,提出相應的研究目標、主要研究內容、擬解決的關鍵科學問題、關鍵技術和創新點等。示范企業根據指南要求,提出示范目標和具體的示范內容,并承諾保證配套經費到位。
(五)產區科研基礎:申報團隊負責人及骨干成員了解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區產業發展情況和科技需求。
四、遴選流程和時間安排
(一)發布公告和公開邀請。在寧夏科技廳官方網站上發布項目公開征集參與單位公告,參見:http://kjt.nx.gov.cn/kjdt/tzgg/。同時,為了組織國內外高水平科研單位參與項目研發,寧夏科技廳采用公開邀請不少于20家單位,參加項目參與單位公開遴選競爭。
(二)網上填報。請各申報單位(包括自主申報和邀請參加申報的單位)按照公告要求通過寧夏科技管理信息系統進行網上填報,項目申報單位網上填報申報書的受理時間為:2019年5月23日8:00至6月5日16:00。寧夏科技廳將以網上填報的申報書作為后續形式審查、項目參與單位遴選評審的依據。項目通過寧夏科技管理信息系統(網址:https://gl.nxinfo.org.cn)重點研發欄目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業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進行申報。
技術咨詢電話:0951-5011204。
請各項目申請單位于6月10號前(以特快專遞寄出時間為準),將加蓋公章的申請書(紙質,一式10份)用A4紙打印,于左側裝訂成冊后報自治區科技廳農村科技處。
寄送地址:寧夏銀川市金鳳區上海西路239號國電英力特大廈A座1602室 自治區科技廳農村科技處,郵編750001。
聯系電話: 0951-5032556;13995377007;17795028867
聯系郵箱:nxkjtncc@163.com。
(三)組織專家遴選。2019年6月15日,由寧夏科技廳組織專家對通過資格審查的申報單位進行現場答辯。
答辯要求:采用答辯PPT匯報形式,時間15分鐘,匯報內容包括項目申報單位基本情況與工作條件;申報負責人研究基礎;參加團隊組成與研究工作基礎、技術優勢等;針對項目指南中本單位擬申請參與的任務,提出研究目標、主要研究內容、擬解決的關鍵科學問題、關鍵技術和創新點等;申報團隊的產區科研基礎等。
結果宣布:經遴選專家組打分評議、討論,寧夏科技廳監督復核后,根據遴選結果,擇優選定10家項目參與單位(包含1家項目牽頭申報單位、9家項目參與單位)。并當場宣布遴選通過的10家項目參與單位,以及確定的項目牽頭單位,項目牽頭申報人(主持人)。
附:《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業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指南
1. 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業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
研究內容:基于葡萄埋土防寒區生態條件,構建風土指標體 系和數據庫,形成埋土防寒區的釀酒葡萄品種與酒種區域化體系; 集成現代與傳統育種技術,建立育種信息化管理平臺,選育抗寒旱優新釀酒葡萄品種,改善品種結構;研究產區釀酒葡萄品質形成機理、生態環境監測、土肥水精準調控、災害綜合監測預警與防控、農機農藝融合關鍵技術,構建環境—主栽品種—栽培技術—智能裝備—信息化管理一體化的優質釀酒葡萄現代生產技術體系;開發利用本土優勢釀酒微生物資源,研究葡萄酒發酵和陳釀復合工藝及智能控制技術,研發適合中國葡萄酒市場和消費者口感的葡萄酒新產品,構建具有產地風格的葡萄酒產品生產工藝體系;研究防風固沙、生態建園、葡萄與葡萄酒生產固液廢物資源化利用等綠色生產技術,構建葡萄酒產區環境友好型生產模式;基于物聯網、大數據和云計算等技術,構建葡萄與葡萄酒生產管理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實現賀蘭山東麓全產業鏈智慧化管理。開展與法國的技術合作,引進風土區劃、釀酒微生物選育、輔料的研發及商業化理念與技術。
考核指標:建立葡萄埋土防寒產區風土指標體系 12 套,形成埋土防寒區釀酒葡萄品種與酒種區域化布局方案;選育抗寒旱優新釀酒葡萄品種(系)2~3 個,建立釀酒葡萄分子輔助育種和信息化管理平臺各 1 個,篩選優良抗寒旱砧木 1~2個;研制葡萄 埋藤出土智能裝備 1~2 套,建立基于多遙感技術的環境監測、防凍與病蟲害監測預警、水肥管理技術體系 4套,制定釀酒葡萄生產農機農藝融合技術標準 1~2 套;獲得商業化本土釀酒酵母 3~5種,商業化乳酸菌 2~4 種,研發智能化發酵控制系統 2~3 套,制訂葡萄酒釀造工藝技術規程 2~3 套,開發葡萄酒新產品 8~10 種;建立防風固沙、生態建園技術與管理模式 2~3 套,建立葡萄枝條、葡萄酒釀造廢物廢水綜合利用技術 3 項,研制深加工產品 4~5 種;建立產區葡萄與葡萄酒智慧化管理綜合信息服務平臺,獲得軟件著作權 10 套;建立產區標準化核心示范基地 5 個、核心示范企業 15個,示范推廣項目成果 20 萬畝以上;實現釀酒葡萄畝節本增效 20%~25%;提高葡萄酒生產企業綜合效益 25%~30%,新增產值 10 億元;申報發明專利 20~30 項。
擬支持項目數:1 項。
由寧夏自治區科技廳組織申報。
寧夏回族自治區科學技術廳
2019年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