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深化發展,農村電商正成為科技扶貧的重要抓手和推進鄉村振興的新動力。我區科技扶貧指導員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發揮農村電商在農副產品推銷方面的重要作用,積極幫助深度貧困地區發展農村電商,帶動農產品線上銷售取得了較好成效。
寧夏師范學院科技扶貧指導員團隊針對幫扶地區中寧縣太陽梁鄉的氣候條件和養殖習慣,在3個深度貧困村分別成立3個養鵝合作社,引進鵝苗1萬只,幫助當地發展養殖業。疫情期間,該團隊利用微信公眾號、學習強國等平臺幫助合作社售出3萬只鵝蛋,帶動增收15萬元。此外,團隊還幫助當地移民村發展手工業,帶動婦女就業并通過網絡平臺進行線上銷售。
寧夏大學科技扶貧指導員團隊通過與西吉縣、海原縣電商企業合作,幫助銷售深度貧困地區馬鈴薯60噸,簽訂線下采購合同180噸。此外,團隊注重培養本土電商骨干,對當地有意愿的青年進行商標設計注冊、宣傳海報、網絡運營等電商知識培訓,培訓人員超過200人次,有效提高了農民利用網絡渠道銷售農產品的能力。海原縣大嘴村、原州區毛莊村等多個村集體、合作社已與寧夏大學科技扶貧團隊達成合作意向,準備組建自己的電商團隊,培育本土化農產品網銷品牌。